《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性质的书,是由孔子的弟子与再传弟子们根据他们的“听课笔记”编纂而成的。所以,《论语》一书中,“子曰”二字俯拾即是,“夫子”一词也为数不少。看到这种情况,我不禁要问,孔子本名丘,为何被称为“孔子”或“孔夫子”呢?
对于这个问题,汉代讲论五经异同的著作《白虎通》的回答简单明了:“子者,丈夫之通称。”明白地告诉我们,子是男子的通称。于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便成了:因为孔丘是男性,子是男子的通称,所以孔丘被称为“孔子”。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不过,这个答案过于单薄,以至于显得没有说服力。
难道对于这个问题就没有一个详细一点的答案吗?不是的,在顾炎武的《日知录》和汪中的《述学别录》中有更详细的解说。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道:“周制,公、侯、伯、子、男为五等之爵,而大夫虽贵,不敢称子。《春秋》自僖、文以后,执政之卿始称子。其后,匹夫为学着所宗亦得称子,老子、孔子是也。孔子弟子惟有子、曾子二人称子,闵子、冉子仅一见。”
根据顾炎武的说法,在周代,一开始,子是五等爵位之一,卿大夫是没有资格称“子”的。直到春秋中期,才有执政的卿大夫称子的现象。再后来,在学术上取得一定地位的人也被人尊称“子”。在顾炎武看来,随着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私学崛起,称子的范围渐渐变广,在学术上有突出成就的孔丘因此被称为孔子。
而在《述学别录》中,汪中有与顾炎武不一样的观点,汪中认为,“古者孤卿大夫皆称子。子者,五等之爵也。”这里汪中说得含糊,“古者”到底有多古?汪中并没有指实。但根据语境我们可以判断,这里的“古”绝对比孔子生活的时代要古老得多。
紧接着,汪中引用文献记载来论证他的“孤卿大夫皆称子”的观点,《周官.典命》:公之孤四命,以皮帛眂小国之君。《春秋传》: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周官.大行人》:大国之孤,其礼眂小国之君。按照礼法,大国的卿大夫所享受到的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等级与小国的国君相同。又因为“小国之君,则子、男也。子男同等,不可以并称,故著子去男,从其尊者”,小国国君的爵位多是子爵和男爵,为了表示尊重,所以称卿为子。
解决了“子”的来历,那“夫”子又是如何来的呢?汪中在《述学别录》中说:“夫者,人所指名也。”通俗地来说,“夫”的意思是“那个”“那人”,把“夫”放在“子”前面组成一个词是为了适应表达习惯,即汪中所说的“以夫配子,所谓取足以成辞尔”。
因为孔子担任过鲁国司寇,“其门人称之曰子、曰夫子”,他的学生就称他为子或者“夫子”。起初,孔子是因为官职被称为“夫子”。后来,又因为孔子在教育领域成就巨大,有弟子三千人,所以后人把“夫子”沿袭为师长的通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