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近30年的生活煤气,断供已经整整4年了。在不断地纠结中,盼着就在身边的天然气早日连通,已经成了整个社区群众的最大的期盼。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算离谱的期盼,我们却陷入了“怪圈”中,硬生生地被“戏弄”了这么些年。
其实,对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用上生活煤气的我们来说,天然气于我们真的没有太大的诱惑力。
然而,今非昔比,当市里独此一家经营天然气的公司的工作人员今天再一次来到我们社区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终于低下了自己“高傲的”头,十分踊跃地在报名表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住在哪一栋及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
我们是湖南省一家始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大型国有化肥企业,地处“大三线”的腹地。直到1972年大规模基建拉开序幕后,这个穷乡僻壤才真正热闹起来。从1975年12月投产开始,一直不温不火,但一直在达产,并最终生产出合格的尿素,成为湖南省第二大化肥企业。
虽然地处偏僻,生活条件艰苦,但我们这个“小而全”的社会,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改善职工家属生活上下足了功夫。经过几年努力,企业建立了自己的日常副食品供应基地,每个月免费供应职工肉蛋禽类,还定期供应水果及水产。水是免费用的,电50度才6块钱。节日的供应更为丰富。这么说吧,但凡能够想到的,基本上都能免费供应。是当地最让人羡慕的一家企业。而最让职工家属满意的,是企业上马了一套装置,就是将生产尿素过程中产生的弛放气进行回收,经过简单处理,在1982年正式向近3000户职工家属供应生活煤气。自然,所有的炉具也都是免费发放的,每月仅收1块钱。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能用上生活煤气,而且是全天24小时供应,这在当时绝对是最大的福利。即便是放眼全省,这样的“待遇”也是不多见的。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生活煤气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标配,谁也没有想到会有失去的那一天。25年后,企业改制,全部经营性资产卖给了一家民营企业。刚开始,这家民营企业倒也信守承诺,生活煤气基本能正常供应。不久,就开始耍小心眼,从全天开放改为了定时供应。最后,就连定时供应也常常打折扣。搞得大家饭菜做不好,还无计可施,任由人摆布。9年后,这家企业在被彻底榨干利用价值后彻底关停。享受了近30年几近免费的生活煤气,彻底断供了。
当大家重新点燃煤炉做饭的时候,这才发现,怎么那么难!原来,大家对于用煤炉做饭已经很不习惯了。就在这时,市里一家经营天然气的公司抓住这个机会来推销。可没想到的是,竟然几天看似热闹的咨询场面,结果却是吃了一个大大的“闭门羹”。
原因很简单,近2300元的初装费和4.6元/每立方的使用费,让绝大多数用惯了免费生活煤气的职工家属接受不了。尽管像我一样愿意尽快用上天然气的人也有不少,尽管我们四个生活区很集中,甚至有现成的输气管道可用,但这家公司在权衡了利弊后,最终放弃了。
可生活还得继续。不少人,包括我们家在内,真的很不习惯用煤炉做饭,勉强对付几天后,终于把眼光投向了液化气。其实,我是很不待见液化气的。因为,我始终将装满液化气的钢瓶等同于一颗定时炸弹,总觉得不安全。可生活所迫,我又不得不向液化气低头。
这以后,社区作为企业改制后的继承者,也曾几次向上面反映,要求将天然气引进社区,但始终得不到这家经营天然气公司的回应。毕竟,作为一家企业,他也需要讲究经济效益。就这样,尽管有两条天然气管道从我们的身边经过,可也只能望气兴叹。
这一晃4年过去了。当初许多接受不了天然气价格的人,终于被生活教育,开始接受现实。毕竟,天然气要比煤炉好用,也要比液化气更方便。同时,也因为社区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上级党委的肯定,我们社区终于被纳入省市改善民生的“大篮子”里,改善小区生活环境的一揽子规划开始落实。这其中,就有天然气引进这一项。
最近两天,市里这家天然气公司再次派人来社区进行咨询活动,得到社区群众的积极响应。有前车之鉴的天然气公司尽管有上面的指示,但仍然比较谨慎,仍然将最低经济效益保证摆在第一位。所以,他们的工作人员虽然看到我们这么积极的态度,却对何时动工依然不置可否。
看着仅仅距我们社区两公里的天然气管道,原职工家属是积极的,外来住户不积极。而现在社区留下来的大多是退休职工,条件好一点的积极,条件差一点的,甚至吃低保的不积极。
可以说,这个“怪圈”依然存在,谁也不知道这个“怪圈”是否真的能够被打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