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这想法从何而来?
去年学了营养早餐课,已尝试在周末给女友准备过丰盛早餐,但在工作日我从未这样做过。主要是因为我和她上班时间不同,她比我要早出门,而且准备一顿早餐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光给自己做觉得划不来,于是就一直没做。
而突然想给女友准备早餐,其实是最近很想做面包,于是就想着能否尝试给她做一次可以带去办公室吃的营养早餐。
二、赋予意义:为什么要做?
这是一件做起来能让我情绪激动的小事情,因此尝试问问自己,对于它我赋予了什么价值和重要性。首先把能想到的罗列下来。
——晒朋友圈,或获得她同事的夸奖,满足虚荣感;
——体验用双手创造食物的过程;
——看到书上造型可口美丽的面包,希望自己也能做出来;
——体验一次对伴侣无条件的付出;
——自己做面饼,做一次美味的京酱肉丝。
写完下来,最让我兴奋的,正是看起来不那么高大上的最后一条——我想吃自己做的京酱肉丝。
为什么要自己做?追求美味,不是最终目的,要不然想吃的时候,去外面吃就好。与外面的京酱肉丝相比,我更希望按自己的喜好进行DIY,即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味的过程(食物的刺激感来得更直接,所以我选了第五条)。
为什么要做面包?面包比面饼难,但它们都涉及发酵面团,我按照面包方子学习用面包机做面包,从而知道怎么发酵面团,这样再去做面饼就会简单很多。直接扔进面包机,就可以了。
三、定义目标:何为营养充足的早餐?
我所认为的营养早餐,主要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维生素三大类,其中维生素主要从水果蔬菜中摄入。而标准的营养早餐是,鸡蛋2个,牛奶250ml,面包片2-3片、坚果以及水果若干。
除了考虑营养充足,我还考虑了早餐的食材。原本我考虑给女友准备一些粥,但她所用的饭盒并不好装带粥品,而且还需要额外带上勺子食用,因此我考虑用市面上的袋装牛奶,或是自制的豆浆装入保温杯进行携带。
另外,我考虑购买一种具备分隔板,同时还能上下分层的饭盒。目前这种饭盒我还在搜索中。
四、如何行动?
要准备早餐,首先要提前购置食材,比如鸡蛋、水果、牛奶、黄豆等,这些可以保存在冰箱里好几天,只要取出来稍微处理加工就可以了。
其次,这次准备的难点在于碳水化合物的制作。我提前在晚上将面包做好,留到次日早上再食用。而制作面包的时间需要3小时左右,这就需要提前规划好时间,在19点左右就开始着手准备,这样才能保证晚上早点睡觉,第二天才能按时起床。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面包我很久没做了,于是特地在周末试做了两次面包,大体掌握制作流程后,再在工作日晚上进行制作。因为工作日晚上时间比较少,容错率没有那么高。
第三,早起后要预留1小时左右准备时间。原本我以为预留1小时太多了,应该半小时就能搞定。但实际上,最后的出品工作十分琐碎,很难预估时间。往往是做一件事,又想起另一件事。这或许也是自己不太熟悉的原因,不过多预留点时间准没错。
五、体验感悟
1.制作早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看起来琐碎没意义,但选择去做,就不太关注时间成本反而能专注付出的过程;
2.为事情赋予意义,能带来更多的快乐驱动。即便最后的结果与假设不符,但至少是一次有价值的试错——这个意义并不能给我带来快乐;
3.只做一天营养早餐,这看起来轻松无压力,但如果要求每天都做,想想就觉得困难,于是就不愿意做了。因此,暂且不要求每天,先能做出来就足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