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高中课堂上,语文老师点到了我,让我理解下这句话的意思,并且思考下如果以这个为主题写作文,我应该怎么写。我当时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但是为了维护我常年语文年纪前十的尊严,就瞎扯了一通,作了当时我认为最浅显的理解:
我认为此岸是表示现在,彼岸则是表示一个很理想的状态,或者说你的梦想之类的,只有此岸是残缺的时候,彼岸看起来才那么难能可贵。当此岸已经完美无缺了,我们也就不再向往彼岸了,彼岸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我要写作文的话,大概会谈及理想与现实之类的……
我说完,老师让我坐下,没有任何评价,就翻开下一句话,让另外的同学起来回答。我当时心中忐忑,不知自己回答是否在正确。
到了放学,一个室友跑来问我,是怎么想到此岸与彼岸对应着现实与理想的?是不是看了很多书,然后在书中看到过类似的说法?
我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她这么问,在我看来着好像是一种不需要深度思考,一目了然的结果。所以我最终也没有就为什么我会这么理解说出个所以然来,并在不久之后忘了这件事。
后来读《我与地坛》,又看到了这句话,倒是一下子喜欢上史铁生这位作家,读他的文字的时候,有时候感到生活已经糟糕地不能更糟糕了,可生活往往会告诉你,还可以更糟,并且在变得更糟之后,你回想前一步,倒也觉得令自己羡慕了。
可就算是这样,在字里行间,我还是能够感觉到一种珍惜,小心翼翼的。
后来读《务虚笔记》,一开始死活读不下去,什么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O等,没有确切的人名,也没有明确的主角,甚至时间线也不清楚。以及其中的“写作之夜”、“我只是我印象的一部分,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之类的词语句子,觉得玄之又玄,难以读下去。
后来高考前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学业的压力迫使我想逃避,又翻开了这本书,突然就能够读下去了,仿佛读懂了其中如泣如诉、似幽似怨的伤感。
到大学后,总感觉我变得越来越浮躁,也没什么心思读书了。生活的压力仿佛一下子向我奔涌而来,我幼稚地拒绝长大,渴望以此来逃避学习生活的失控,可身边的人都在提醒我:你是一个大人了。
我还经常自怨自艾,觉得没有人的生活会比我的更糟了。
我还觉得我自己变得世俗。我本来就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曾经最大的愿望是考上一个好大学,现在这个愿望已经实现了,到了大学也已经一年多,而在这一年多里面,我依旧没有找到下一个可以让我为之奋斗的目标。更何况成年人做决定总是会考虑很多因素,可我还是当初那个没长大的孩子。
然而与当初不一样的是,我似乎失去了彼岸,在此岸并不完美的情况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