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末活动安排:
走出家门,或者小区里,或者爬山,或者游河,或者老家的果园菜地,总之去亲近自然,发现秋天。老师推荐几个地方:植物园、辛安河、鱼鸟河、沁水河……
具体要求:去寻找代表秋天的一切都可,可以是果实、种子,或者一片绿叶,一处风景,去用心观察。画下来,把“秋天的发现”写出来,也可以搜集材料补充自己的认识。
二、问题反馈
1.审题不准确,理解错误。

文章事情叙述清晰完整,可惜文不对题,原因可能是没听到,或者没听懂老师周末的活动要求。


以上属于事情听明白了,该去的也去了,只是去了,并不知道为啥而去,以至于两手空空回来了。或者,在写的时候没能领会围绕“发现秋天”这个主题来写。
2.态度需要提高

人说,字如其人。会看字的老师也能透过一个个文字看到孩子也能透过文字看到孩子用文字传递的态度与用心。如果用心了,一句话足矣。如果不用心,写再多也都是应付。对于孩子,需要成长的是如何深入,如何用心。这些是超越了能力的优秀品质,何其珍贵的学习机会,在一群榜样里,在一群用心的孩子身边。有的时候我在想,大概以后很难找到一件让所有孩子都醉心痴迷的事情来如此坚持吧,当我选择陪伴孩子这样坚持下来的时候,多么希望大家一个都不落队,能一起走。因为一个人走很孤单,一群人走才能走得远。
这样的文字是需要时间的,一点点爬坡向上。慢慢来,我们都不急。
3.常识性错误。

懂得常识的人是知道:夏天是麦子成熟的季节,而秋天并没有麦子。

初秋的枫树叶是绿色,深秋就是一片红了。枫树叶像雪花,是颜色的误用了。

显然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何必在等秋天来呢?
三、讲评重点
1.用心观察,进入细节,也是在学会深入。

哪怕是一棵树,上面的枣也各有不同,不同却很和谐,这就是丰富。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孩子们也只有走进自然,停下来脚步,才能触碰到“什么是真正的丰富”。
孩子的学习不是死板的知识,如果仅此而已,他们跟计算机无异,孩子们需要的是带有生命气息的体会,当所见所感与词汇发生连接时,也就发生了学习本身。否则,一般意义的仅仅是灌输而已。



孩子们是天生的发现者,探索者。那些颜色的渐变,那些天气的不同,孩子从来都能捕捉到。当我们真的倾心去倾听、去体会时,反倒是孩子教会了我们,不要步履匆匆,不要被生活内卷而不自知。看到这样的文字,我知道:这些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那份本有的细腻与好奇没有被破坏,也没有被伤害。谢谢这样的保护,我才能看到如此干净灵动的文字。
2、所见所闻所尝,亦有所感。











孩子们走入自然,所有的感官被打开,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甚至于忍不住尝了一口……哇,这是孩子最真实的视角。
那些看不到的,看到了仍然没有兴致的孩子,请咱们家长们反思曾经的教育是怎样的?因为这个年纪孩子的兴致本应鲜活。双减政策导向下的我们应该去反思,国家在用政策告诉我们什么?辅导班既然取消,那么应该去做什么,仿佛没有说,又仿佛在暗示我们。是时候把童年还给孩子们了。经常听大家吐槽如今的孩子没有我们曾经小时候的童年快乐,既然没有,我们何不还给他们呢?面对这些,除了抱怨,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行动,这才是真正的成熟明智之举。
试着仔细去看老师的评语,实际上每一句评语都是深入下去的一个通道。借由问题,启发孩子思考与探索的路径,由此思维得以产生,也得到了训练,这便是深入的过程。

看过了,闻过了,尝过了,孩子自然流露的感受是最真实,也最贴切。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一些中肯的哲思从孩童的嘴里说出,完全是体验本身触动了思维,思维发酵,语言表达。这样的感性催生出高级的理性,这是孩子思维成长的模式。千万别颠倒了,用理性催生感性,永远无路可走。
还有那些优美的,仿佛诗词一样的句子。美来自于何处?美来自于发现美的眼睛,因为发现,所以呈现,如此而已。
3、查询资料是补充。


科学视角是理性,自然感受是感性。感性与理性需要融合,感性是前提,也就是说经历本身是一切的前提,是充分条件。当感受触发了孩子好奇的欲望,那么就为进一步探索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查询资料就成了深入与升级。肤浅是当代的流行病,思维如何深入,不在说教,在引导。自然笔记研究除了打开孩子们的感官,引导孩子们与自然建立连接,还有思维的深入与拓展,当然父母参与其中是更重要的内容,因为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基,没有根的教育永远是其他教育合作者疲惫的原因,合力是共生,亦是共荣。
那么查资料就是未来科学、生物、物理、化学启蒙最初的火苗,一切的教育脱离了孩子本身的兴趣,都如死灰一般。而这个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知识。所以,看的远一点,也许就不会应付当下了。
教学反思:
课堂上才发现一些优美到让我怀疑的句子果真并非出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得有欣赏孩子朴拙的心情和勇气,让那些最纯粹的错误发生,最真实的语言流露。始终借由彼此的欣赏和借鉴,孩子在慢慢长大,这时候的长大是扎实的根长出来的,非揠苗助长而成。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发现,并非刻意雕琢。此路需要慢些走,在根上下功夫,根在于自然的浸润,在于身心的打开。
这样的课堂总是能感受到彼此的那份投入,孩子们听着同学们的文字,那样的字样甚至超越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这就是人的力量。在讲解中,无论是怎样的文字,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有思考,有沉浸,这样的课堂让我不惜所有去成就。
尽管每天的各种调查,各种表格,各种文件,此消彼长。但这样的一天,我愿意拿出一整上午心无旁骛,将手机电脑束之高阁,沉浸于这样的文字与风景里,因为我想用这样的郑重的态度面对孩子写下的每一个文字,我要做他们第一个最忠实的听众。听众是要做孩子的知己的,是要懂得他们的。只有在自然的那份经历中,不做旁观者,也才能算真的懂得孩子。又或者说,每一位成年人都要对自己好一点,去自然里放松一切,享受一家的宁静与和美。所以,邀约亲爱的你们也加入“记录”的行列,关注“自然笔记(家长版)”系列,建立属于自己的账号,记录生活,记录美好,也欢迎投稿到专题,我们一起。同时,静谦书屋也是我记录的一系列教学记,欢迎您用家长的视角记录孩子的成长,投稿到专题。


孩子的成长,是教师成长的带动,更是父母成长的成就。用阅读装点,用写作梳理,邀约一起,做孩子成长的高品质陪伴者,我们一起来,欢迎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