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春节结束了,大家都回到了工作岗位和学校里,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工作和学习。在这篇文章里,我想给刚开工的你一点“开工利是”,告诉你我们可能有关于学习的三个误解,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给你新的一年带来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帮助你在正确的学习方向上越走越顺,得到个人的快速进步。
图片来自unsplash.com我在《找到人生中的那个Z》这篇文章中,提到了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基线,以免陷入“你所谓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这样的局面里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以及锻炼多元思维模型。那么对于“学习”这个行为本身,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提高自己的基线呢?非常对!
我们从上小学,就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之旅,经过了初高中以及大学的洗礼之后,我们积累了非常多的知识,也有老师和其他机构以及个人来传授给我们知识。但是我们有没有停下来思考一下,我们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有没有在这些时间里得到提高呢?
学习之道最近阅读了 芭芭拉·奥克利 的《学习之道》这本书。它的英文名是《A Mind for Numbers: How to Excel at Math and Science (Even If You Flunked Algebra)》,讲的是如何利用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实现在数学和科学的学习上得到提高。在读完本书之后,我觉得它的很多内容是可以应用到广义的学习上的。结合这本书中的内容,以及我个人的亲身体验,我列出了我们常常会拥有的如下三个对于学习的误解和不良习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学习“如何学习”。
图片来自unsplash.com只被动看书和划重点
“看书学习”,这是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的道理,每当我们想要出门玩耍的时候,父母往往会用一句“看书去”来让我们乖乖回到书桌前面。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是从把书翻开,一页一页读开始的。等我们大一点儿了,就学会了用小小的尺子,来帮我们把书里面的重要的部分划出来,等到复习考试的时候,就能有重点地去看书。
这样的学习方法,想必大家应该都有一些相似的体会。但是这种学习方法,是不是有些问题呢?在我看来,这里面其实是有很多问题的,具体表现就是:
- 看完了书之后,虽然自己感觉好像明白了书里面的内容,但是把书一合上就完全忘记看了什么。
- 划重点似乎有用,但是会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划重点的内容上。
- 有时候会将注意力完全放在看书和划重点这两个过程上。
我对这上面提到的三个点非常有体会。在大学里我其实是很努力地在学习,上课有认真跟着老师的讲解学习并且划重点,然后在每天的自习时间里都在看当天和之前学习的内容。可是即使这样,每次期末考试的时候都非常挣扎,往往需要复习非常久才能考好。为什么会这样,在大学时我并没有找到答案,而《学习之道》给了我一些启发:
我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没有建立“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的有效链接。以至于工作记忆消逝了之后,长期记忆因为没有建立好,而导致学习的内容没有被有效记忆。
其实“看书学习”这个说法,是做了高度抽象的。怎么看书?这其实是一个我们需要解决和想好的问题。因为如果只是眼睛把书中每一页的内容扫一遍,像读小说一样,是不能让我们学习到任何东西的。划重点也是如此,仅仅用笔把书中的内容下面画条横线,是一个手部动作,而不是大脑的活动。人类的工作记忆,是同一时间只能有四个不同的任务共存的这样一个系统,如果一个任务的调用频率降低,那么它就会用另外一个任务来替代。如果被替代的这个任务没有被导入长期记忆,那么它就会被遗忘。
而解决这个链接问题的方法,就是有间隔重复,不是看过一篇书之后就不再回头看,也不是划过重点之后就完事,而是有计划地根据自己地学习情况,来有效分割自己的学习时间,来将工作记忆里的内容传递到长期记忆里,并且建立有效地链接。其实这种重复我们在小的时候就做过很多次了:在看完武侠小说时候,我们跟朋友们在课间休息时间里天南海北地谈论小说内容,本质上这就是一种有间隔重复。
实现有间隔重复,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
- 定期回顾,也就是有间隔重复地具体实现方法。
- 测试自己,要像牛马反刍一样,是不是脱离书本对知识进行回顾,就能查缺补漏,实现重复。
- 用简短的时间讲透一个内容,这是有间隔重复的高级形式,这不仅实现了内容回顾,而且锻炼了提取核心内容以及表达清晰的能力。
看到《学习之道》里提到的这几个方法,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学习英语时候的一个行为。大学时候,我经常在上下自习的路上,自己一个人走。那时候,我并没有只是听歌或者闷头走,而是利用了这个时间把背过的单词和短语找个例子来给自己说一遍,也就是用英语自言自语。现在看来,这也是一种定期回顾,来帮我把英语能力做有效提升的方法了。
图片来自unsplash.com只理解,不流利
你可能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已经把书本上的内容看懂看明白了,但是一到做题的时候就发懵,看着题目不知道如何下手。我自己就是这样。在大学的时候,我每次在期末考试,尤其是在专业课考试的时候,总是会有“卡壳”的情况出现。在考场上,我看到一个题目,突然大脑一片空白,左看右看怎么也想不到做法,白白耽误许多时间,导致后面的题目没有时间做。但是我并非没有努力复习,这样的结果让我非常不得其解。
这种情况,其实就是犯了“只理解,不流利”的错误。
那时候的我,在每天做习题以及复习考试的时候,都有一本习题答案书放在身边。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先做题,再看答案。但是人总是懒惰的,在我做了几个题目遇到困难之后,干脆后面的题目全部都看答案,然后再去解题。这么做的问题在于,即使我把习题“解答”出来了,或者把复习的内容看明白了,由于我并没有建立“题目-答案”之间的连接。也就是说我知道了“是什么”和“怎么做”,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导致在实际需要应用我的知识的时候,应用场景跟我学习的内容有变化的时候,我就无所适从了。
很多的学习都会犯这种问题,最常见除了上面提到的“看着答案做习题”之外,还有英语学习中的“只背单词不练听说”,以及在人生中的“听过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就是:
知识和应用场景之间,没有建立有效联系。
任何的知识,都像语言是由单词构成一样,是由知识点构成的。仅仅背诵了大量单词,是学习语言的重要一步,但不是唯一的一步。单词需要用短语和句子组合成有意义的整体,一个句子需要被放置到合理的话语场景里,才能让它产生具体可理解的含义。少了哪一步,都不能让听话的人明白我们说的这一句究竟是什么意思:只有单个词语和短语的句子,不能表达足够的含义;错误场景的句子,会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造成误解。
想要做到“听过很多道理,然后过好了这一生”,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之道》提到的“知识概念结块法”来实现:
Conceptual chunks -- mental leaps that united separate bits of inforamtion through meaning. 概念结块 -- 将分散的信息点通过某种意义综合起来的思维跨越。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方式,本质是一种将知识和实际应用场景紧密结合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它包含三个很简单的步骤:
- 集中注意力在想要结块的知识上,把工作记忆填满
- 理解这些知识,把分散的知识点做整合
- 明白怎么做,并且明白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不做
其实大部分人,包括我,都做到了前两点,我们缺少的其实是把第三点充分完成。明白什么时候使用学到的知识,什么时候不能使用,这是需要很多的锻炼和思考之后才能实现的深度理解。而具体到做习题上,那就是不能再做“先看答案再做题”这样的事情了,而是要通过把包含和不包含知识点的习题交叉着做,从而能深化自己对“什么时候”这个问题的理解,让我们再需要这些知识的时候,能够在正确的时间里做到正确地调用。
图片来自unsplash.com考前熬夜,突击学习
熬夜,很多高中生和大学生都经历过。“上课睡觉,考前突击”,这是很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写照。之所以这么多人使用考前突击熬夜的这个方法,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它是有效的,是在短时间里塞入大量知识点的有效手段。但是这种突击学习也有一个极大的缺点:知识点虽然进入大脑的速度很快,但是它们消失的更快。有多少次,在考试之后的第二天,就把突击学习得到的知识点又还给书本的?其实对我自己来说,在那时我非常想让这些知识长期保存在脑海里,但是不管怎么努力,随着日子见长,等再次回顾的时候,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
除此之外,另外一种现象也值得注意。我还记得,每次考需要记忆很多知识点的课程,比如大学每学期要学习的政治课,在考试之前,我都会一直看书,直到监考老师让大家把书收起来。而一旦把书收起来,大脑就一片空白,或者只能记得刚刚背过的很少内容,这样的情况要到开始考试之后一小段时间才能恢复,从而让我顺利把其他的知识点回忆起来。
上面描述的两点,其实显示了大脑记忆和调取的两个重要特点:
- 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的相互连接
- 集中大脑和发散大脑的不同作用
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我已经在前一章节进行了解释和阐述,在这一章,让我们来看一看集中大脑和发散大脑。我觉得这是《学习之道》这本书的精髓所在。
我们在求解问题的时候,这个过程非常类似弹珠游戏,我们把记忆里的一个弹珠用力弹出去,让它在记忆的广阔空间里弹来弹去,希望在短时间里碰撞到正确的记忆子空间,从而调用正确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里,是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
- 在“只被动看书和划重点”这一章节,我们提到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的有效连接,它解决的是弹珠的速度,以及记忆子空间的存在。
- 在“只理解,不流利”这一章节,我们提到了“知识概念结块法”,它解决的是弹珠能够碰到的记忆子空间的大小。
这两点其实已经能帮我们解决很多记忆和解题中碰到的问题了,但是明白了“集中大脑和发散大脑”之后,它能帮我们解决另一个问题: - 弹珠在运动过程中,它是否会卡在一个不正确的障碍物上面?
这个“不正确的障碍物”,就是我们对于一个问题的不正确的认识,或者大脑当前某些不相关的活跃记忆,某种情况下,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钻牛角尖”。具体来说,就是我们的记忆里,也许已经存在对于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案,但是因为我们过于将注意力放置在了错误的解决方案上,从而让弹珠不能继续前进到正确的解决方案,导致我们卡在这里动弹不得。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在考前那一刻看的内容,会牢牢占据我的记忆一段时间,直到考试开始之后才能逐渐平复。
集中大脑,是我们主动调用注意力,消耗大量能量,短时间里提高思维力逻辑性,擅长使用条理性信息的思维方式;发散大脑,是我们与外界环境充分交互,处理短时间大量信息,并且进行全局思考的思维方式。如果只使用集中大脑,我们的能量会被迅速消耗,而且很容易让我们卡在不正确的信息和记忆上。
我很喜欢《学习之道》里 托马斯爱迪生 的例子,这个大发明家的思考方法,就是利用了集中大脑和发散大脑的相互作用。爱迪生 在思考一项发明的解决方案时,思维是很容易卡在一个地方出不来的。这个时候,他就会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小睡一会儿。但是他并不是无意义地盲目打盹儿,而是手里抱着一个球。当他睡熟地时候,这个球就会从手里脱落到地上,把爱迪生惊醒。这时候,他就会快速回想,把自己在打盹时候头脑里的想法记录下来,作为启迪自己下面思路的基础。
这其实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方法:使用集中大脑进行学习和思考,作为发散大脑的知识储备;在集中大脑做好准备之后,让它进入休息,从而使得发散大脑进行工作,把已经学习到的大量知识进行全局整合。集中大脑和发散大脑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是完成有效学习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总结
写完这篇文章,我感觉自己对于学习的认识又有了不少深刻的理解:怎样利用好集中大脑和发散大脑的配合,怎样加强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的连接,怎样建立“概念结块”,怎样做到不光理解看书的内容,更要做到流利。读完我的这篇文章,你是不是也准备好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