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经年雪白
今天因为思想觉悟比较高了吧 我把读了一半的书《杨绛传》继续读了下去,一直读完,实在惊叹于杨绛先生的为人处事,坚强韧性。在这里算是做了一个读书笔记吧,杨绛先生小女子不才,冒昧的地方还请多多见谅!
2016年5月20日杨绛先生去世,那个时候读高二的我正值青春少年,在读各种刊物杂志,杨绛先生就是那个时候进入我的视野的,看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杨绛之后再无先生”这该是对一个女人多高的评价啊,那时候就只是好奇而已,也看了她的少之又少的简介,都说羡慕杨绛钱钟书的爱情,我也就也好奇,这个传奇的女人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2017年冬天我还在图书馆绞尽脑汁的在复习,去吃饭的时候就看见了那本《我们仨》杨绛,注,你不知道那个时候我有多开心,虽然快要考试,虽然可能被挂科,我还是用了一天的时间把那本书看完了,读完此书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老者伏案提笔想念丈夫孩子的模样,让人心疼,让人不舍……直到今天我读完了《杨绛传》抑制不住心中的敬佩之情……
在我看来杨绛先生这么优秀有几点原因的!
1.良好的家教!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就是一个知识分子,旁敲侧击的告诉杨绛要好好读书,没有传统的教育方式,而是用耳濡目染熏陶的状态去影响杨绛,这和杨绛最后喜欢读书,在文学上的造诣有很大的关系的。杨绛说:“若是当初我没有我父亲而是被一个亲戚领养不过是让我念到初小毕业,最好的工作也就不过是在村子里教个书,做个文化人。”后来在杨绛上大学的时候杨绛迷茫不知所向回家问父亲:“我该学什么专业好?”父亲杨荫杭说:“你喜欢的就是最好的。”使得之后的杨绛不管老师的推荐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文学。杨绛的母亲唐须荌温柔善良,知性如水。大户人家的孩子杨绛本该是娇生惯养的,可是杨绛从来不对佣人大呼小叫,指手画脚,盛气凌人 。这该是和母亲的温婉性格极为相像的。罗银胜的《杨绛传》最后一章说道“父亲杨荫航是杨绛文学路上的航标,那母亲唐须荌便是杨绛人生路上的航标。”父亲的言传,母亲的身教成就了杨绛。
2.正确的良人
杨绛在上大学的时候遇到了钱钟书,那个时候杨绛刚好温柔,钱钟书还不够成熟,那个在文学上造诣很深的男人却在生活中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最好的爱情杨绛和钱钟书的结合应该是文学史上的珠联璧合了。也是对门当互对最好的解释了吧。两个人在一起一起进步一起努力,而且杨绛并不是完全依附钱钟书的。当钱钟书接到政府当局打来的电报说要派他去做1936年“世界青年大会”的代表到瑞士日内瓦去开会。正巧一位住在巴黎的共产党党员请杨绛去“世界青年大会”的共产党代表。杨绛和钱钟书一起去巴黎,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不是依附于钱钟书,当时的杨绛还真的一直骄傲开心。后来他们有了最爱的孩子她们为她取名圆圆,杨绛生孩子住院期间钱钟书就像孩子一样总是做事情,杨绛也是耐心的安慰着这个大男孩。
最好的爱情圆圆是幸运的,有了这么好的一双父母,因为是早产儿圆圆从小身体不太好,总是三天两头住在医院,杨绛干脆不让孩子去受罪了,直接在家里教孩子学校的课程,书香世家,孩子圆圆在父母的熏陶下怎能不热爱读书,人性中透在骨子里的善良……在后来工作的时候当博士导师又揽下了本科的工作,身体不堪其重,人未到中年就与这个世界阔别……文革期两人总是相互见面互相鼓励,一起看书,后来文革过去了,在三里河定居,房子装修一切从简,只有很多很多的书,和一大一小的两张课桌。
截图/书桌趣事杨绛是个在钱钟书要离开的时候还要拜托女儿照顾好妈妈的“孩子”,却在钱钟书创作《围城》的两年包揽了家里的所有零活杂物,包括学校里的事情,为钱钟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杨绛知道钱钟书要写长篇小说的时候,杨绛说:“你好好写,我支持你,我要做你的第一个读者。”杨绛的远见与见识不是一般女人所拥有的。应该说《围城》的创作成功与杨绛是有很大关系的。
最好的爱情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相互爱慕相互携手了一生。在1997年钱钟书患病,在医院里杨绛日夜不离不弃贴心照顾。杨绛说:“钟书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截图/生病的钱钟书 截图/病床上的钱钟书 截图/最好的爱情钱钟书宠爱的叫她“季康”。这或许是这世界上最好的爱称!1998年12月钱钟书还是走了。那天杨绛俯在钱钟书的额头上轻轻的说着,没有流一滴眼泪,杨绛说“钟书,是不喜欢我流泪的!”读到这里我泪湿眼框…
最美的爱情什么是相濡以沫,这或许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答案!
3.身心俱疲的苦难
杨绛是幸运的有了很好的家庭,那么爱她的丈夫,杨绛也是不幸的在成功的路上未免也太过艰难,党和国家对知识分子的打击,抗日战争对身体上的打击。可是杨绛没有怕,一直再坚持,而且一直有恒心毅力。杨降学习两年西班牙语,然后翻译《堂吉诃德》为中国人在在外交的文学地位上取得了不可撼动的成就。杨绛的小说《洗澡》《干校六级》《称心如意》《弄假成真》…要是没有文化大革命对知识分子的打击也不会有杨绛对这个社会那么深刻的认知,一切成就的起点都是曾经那段痛到不为人知的日子。
4
最后,钟书走了,圆圆走了,我们仨走散了,就再也没有家了…杨绛在《我们仨》中写到“什么是家,没有家,家不过是个客栈罢了”初读《我们仨》还真的没有读懂,“钟书被人带上了车”,“我每晚都会在夜里飞到圆圆身边”。直到后来又读几遍原著和相关作家的理解,我才算明白,原来杨绛是委婉的写出了死别的过程,我真的惊叹杨先生的笔触,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戳到人心的柔弱地方,让人心揪在一起。92岁的老人一个人与青灯古佛为伴,一个人在曾经的寓所里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文字写在这里,我看完了《杨绛传》和《我们仨》真的是心中百感交集,心都在在跟着他们一家三口再痛的,文字的力量到底该是有多强大,被一个老者演绎的这么好,这个在高处闪闪发光的女人用灵魂行走了一生,留给了中国无数珍贵的财富,这个站在高处闪闪发光的人才该是被我们尊重一生的人!
杨绛先生杨绛之后,世上再无女子可称先生!
END
嗨,你们好,我是小白~
承蒙时光不弃,感谢一切给予~
遇见便是最大的缘分~
网友评论
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