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活在最好的时代,我们活在最差的时代。
这句话对于当今的写作者来说,简直无比的恰当。
我们活在最好的时代,网络的便捷给每种类型的写作者都提供了机会,不管你是喜欢写网络小说还是严肃文学,擅长写时事评谈还是情感散文,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适合的平台。而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对于文字的要求也不再那么苛刻。于是,写作变成了一件没有门槛的事情,任何人只要想写作,都可以去尝试。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想法,我们想要让人们知道的东西,我们想要记录的东西,都可以寻到去处和观众。
可我还是要说,我们也活在最差的时代,这个时代,人心浮躁,人们对于文字和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侧重于娱乐性和易得性。这种快餐式的需求,让写作也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和模式化,于是涌现了大量的标题党和写作培训班,人们开始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去写作。写作由一件取悦自己的事情,变成了一件努力去取悦大众的事情,人们不再为吟安一个字而自喜,而是去斤斤计较那些转载量和粉丝量等数字。媒体的包装和各种营销策略也开始混淆着人们对于写作文学性和思想性的判断,人们去读一本书,也许并不是因为想去看这本书,而只是因为大部分人都看过这本书而已。
不忘初心,方能得始终,我想,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许每个写作者都应该去反思一下自己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写作对自己的意义又是什么。
小时候的我,站在讲台上大声的朗读着自己的作文,那个时候,写作对于我而言,是一件能够得到老师表扬和同学羡慕的正反馈机制。于是,我得意洋洋的在写作中卖弄着其他同龄人尚未能掌握的词汇,堆砌着大量华丽的辞藻,而忽略了自己写作内容的空洞,直到有一天,一直很喜欢我并对我的文章从不吝惜赞扬的语文老师把我叫到了办公室,借给了我一本朱自清散文,我才在朱自清先生的桨声灯影里明白,比起词藻的华丽,写作者需要多么努力才能将那么多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和五光十色的世界写的云淡风轻,不动声色。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认识到,同样是写作,哪怕是一模一样的文字,在不同的人笔下写出,真的是有云泥之别的。
我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话题,说你在哪一刻认识到自己不适合写作,一些回答让人心酸,很多想要写作,热爱写作的人,最终还是败给了天赋,败给了时间,败给了努力,败给了自己。
可同样的,在知乎上还有一个话题,说写作对于你的意义是什么,在这个回答下面,我们可以看到,还有更多的人在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坚持着,有的是为了证明自己,有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还有的,是为了缓解现实生活的苟且。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他们都在坚持着,这本身就令人羡慕。
进入高中后,我的语文老师换成了一个身材圆圆的,眼镜圆圆的,扎着一个圆揪揪的女老师,她每天都在苦口婆心的告诉我,我的写作不适合应试教育,我要按照议论文的格式去写,要在文章里多引用名人事迹和感动中国里面的颁奖词。终于,我用了很大的力气,写出了跟别人都差不多的文章,拿到了作文满分。但那种写作的快乐,却再也找不到了。
上大学后,我选择了医学专业,每日沉浸于各式各样的专业书籍和人体器官中,这培养了我越来越理性和客观的思维,我开始不让自己过于敏感和感性,便强迫自己不在去思考那些看上去毫无意义的问题。这种回避和忙碌让我觉得踏实,我只要把自己交给生活就好了。于是,我放弃了写作。
直到后来,我第一次在临床接触到死亡。在那个过程当中,我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生命的逝去,没有滂沱大雨或凛冽的寒风,也没有感伤的背景音乐,一切都无比的普通和平静,一如我所经历过的每一个普通而平静的下午。
在那一个瞬间,我感到了生命的不真实和存在的空虚。
直到后来,我在电影《无问西东》里面看到了一句话,是清华校长梅贻琦说给他的学生吴岭澜的,"人们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
什么是真实?
我们到底为什么活着?
我们怎么证明自己在活着?
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死了又能留下什么?
心理大师欧文亚龙说,人们最根本的焦虑是对于死亡的焦虑。因此,我们必须要去做一些事情,去缓解自己对于死亡的焦虑。
我在做了很多的尝试之后,发现写作,能带给我这种缓解焦虑的力量。
通过文字,我记录着自己生活过的痕迹,思考过的痕迹,也能通过这种方式,记录下每个路过我生命的人的痕迹。
也许就这么写着写着,就不知老之将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