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性关系上,进化心理学大体上是这套看法:
第一,男人在性上更放纵;
第二,女性在性上对稳定关系更感兴趣;
第三,女性天然被地位高、有资源的男性吸引;
第四,男性天然被年轻美丽的女性吸引;
第五,这些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写入了人类的基因,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改变。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关于第一第二点:如果男性天生更放荡,为什么社会严防死守视为大敌的永远首先是女性放荡?
答案摆在眼前,因为男权社会。它设置了种种严厉的不平等规则,约束女性的出柜率。
第三点:再说女性普遍倾向于往上嫁,这是事实,但原因是刻在基因里呢,还是写在不成文的社会现实中?基因怎么刻的谁也看不见,现实就很明白:男人只占总人口的50%,却拥有75%到90%的财富;再看各级领导有多少男性多少女性。所以总体来说,女性拥有的少,相对男性就是上嫁。
再者,在男权社会中,即使聪明能干完全可以独立自强的女性也倾向于往上嫁,正因为她们预见到男人脆弱的自尊心不能接受挣得比女方少,为了家庭和睦,她们也只好往上嫁。看看多少男性可以接受入赘就知道了,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大的耻辱。
第四点:由于男权社会和资源分配不均,女性第一个要解决的是相对底层的生活问题,而年轻男性相对缺乏经济能力。反过来,男性总有大量资源,在需求上更多考虑的是上层审美的精神需要,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已。
第五点:有实验选了两个部族。一个在坦赞尼亚,是极度的男权社会;一个在印度,是硕果仅存的母系社会。
结果发现女性并不天生回避竞争,只是被社会教养成了这样,对竞争的态度是个文化现象。如果女性拥有经济大权,不担心社会压力,能充分表达自我,她们能表现出同样甚至更强烈的竞争偏好。
事实残酷,环境对性别的暗示极为强大。例如,别的家长都给女孩买了芭比娃娃,那她就会认为就应该是这样的。
要非常警惕环境对孩子根据性别的归类。在成长的关键阶段,让女孩处于鼓励竞争的环境中,极为重要,而最关键的阶段就是青春期。干预要在教育和社会化的早期阶段,等到社会化完成以后就晚了。
有人甚至认为在增加女儿的信心上投资,相当于投资于自己的养老。
推荐 《女性:一部私密地理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