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棍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运动,它可以结合武术、舞蹈以及各种运动于一体,通过不同的编排以达到相应的训练目的。当双节棍与不同的身法、身型、技法、技术相结合时,其所带来的都是不同的观赏效果,双节棍为何有如此之深的“随意”性呢?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双节棍的的“随意性”源于李小龙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理念,通过对招式、技法的不断变化形成各种各式的流派以及技法特点。每一个训练的个体,每一个自身本身带有不同运动特长的人,都可以将双节棍带入到其本身所擅长的运动之中,这就是双节棍的“随意性”,这是一种技法的包容,也正是让这种包容,让双节棍运动在当下非常流行。
无论是双节棍与何种运动的结合,其本身有其技法、技巧特点,而这些技法、技巧有其固有的训练法则,无论如何编排、改变,其本身的技法技巧是不会改变的。
1、双节棍本身的构造
双节棍,两棍一链,无论其长短,都有两棍一链,正是这种构造决定了其本身训练时应遵循的法则。很多人在不断改进行双节棍,无论是对棍子本身的长度,还是对链子长度的改变,都无法突破其本身的构造,如果突破了,双节棍也就不再是双节棍了。
#双节棍#
2、基本的双节棍技法路线
双节棍本身的构造,决定了其棍法的路线,其长度决定了其技巧特点。有人说,我把双节棍棍长做到100cm,链长做到25cm,是否就能改变双节棍的技法呢?其实即使做了这种改变,双节棍在训练时,与短的棍子训练相关不大。比如正八与反八的训练,并不会因为改变了其长度,其技法就有所不同了。这种正八与反八的训练其实与刀、剑等技法中的反刀花、剑花也有相同之处,而双节棍的反八,与刀法、剑法中的反撩刀技法并无二别,即使是长棍中的舞花,也同样与此与通。其他的技法也是一样,只是用的兵器不同,训练的方法有所不同罢了。
双节棍本身为短兵器中的软兵种类,中间链子为软,其本身的构造,在继承大多数兵器通用的技法同时,也有其自己特有的兵器特点,如双节棍的夹棍、点棍、撩击棍、扫棍、换手等发力技法,就是双节棍所特有的技法种类,这是其主要区别与其他兵器的特有技法。因其本身属于软兵器,因此,其少了刺和戳,而多了点棍、鞭棍技法,同时因其本身构造的短小精悍,而双多了双手的互换转化。
正是这种快速的双手转化动作,让双节棍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出其不意的实战性;同时其快速的左右互换,以及转棍花法的技巧性结合,让其在舞台表演中,可以呈现出让人眼花缭乱的视觉冲击力,充分展示出双节棍本身所具有的灵巧与随性。
再说结合,无论你是融入了街舞、武术还是融入了轮滑与其他,基本的双节棍技法路线并不会因为结合其他的身形或是身法而有改变,他们还是需要双节棍本身所居有的舞花、换手、以及各种技法的路线变化与其结合搭配,正所谓“万变不离其综”。
3、双节棍的技巧特点
双节棍短小精悍是其主要技巧特点之一,如果将双节棍做大,做长,就会改变其灵巧一面,反而让其变得笨重。我自己曾经也有过一种想法,就是把双节棍总长度做到100cm以上,会让其看起来更加的丰满,表演起来效果更好,实战性应该也有所提升,但事实并非这样。
双节棍每长一寸,其技巧性与力量性要求就更高,在表演起来时,并不能提升表演性,反而会降低表演时的速度以及棍法变化的灵活性。而在发力方面,其斜劈、下劈发力技巧基本完全丧失,除非100cm以上的棍子,棍长链短才能发出力,否则,在练习时会完全改变原有的双节棍发力技巧,在平时的训练时,反而会被棍长所限。
当双节棍的链子过长时,也会同样会影响双节棍的发力以及花式技法的训练,会降低双节棍表演时的速度,在发力时,长链棍(大于20cm以上)的发力会随链子的长度变化而有所变化。链子越长,对于发力时的鞭击力要求越大,棍子的控制也越难。相对美式双节棍的发力因其链棍,更容易控制,且不易打伤自己。目前当下常用的(链长在12-18之间)双节棍,其发力相对简单,更容易控制,在双节棍技巧性训练时,更能把握其力量大小。双节棍的长度比例合适,技法发挥更加容易,尤其是离手的转棍技法表现更为优异,一正一反的转棍变化,在棍法表演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4、综合性的运动变化
通过对双节棍构造、路线以及技法特点的分析,可以得到双节棍的综合性运动变化要点。双节棍在练习发力时的直(斜)线变化,是以鞭击力为主,结合身法变化,这力的鞭击是与棍子本身的链长有关系的。
在换手技法练习时,左右手互换,无论是体前、背后、胯下、腰间换手,都是在双节棍顺行的情况下展开的。也就是说,双节棍是以圆形运动为基础,以各种弧线进行的变化,或是反弹、或是直接互换,以此为基础展开整配技法。
如基础换手的苏秦背剑,是以反手(正握棍:虎口冲链端)撩棍式为基础,腋下接棍手向前撩,棍在体前画弧线,至肩再换另一手重复,棍子运行的跟线就是一种弧线,其他的运动也是类似于此。而倒手、左右开弓,所采用的是反弹技法,结合弧线运动,完成换手。
舞花、转棍技法训练主要是以正反八字舞花为基础,而进行的各种变化。转棍技法,则是握棍手正、反握棍的变化,或是正手转反手,或是反手转正手,或是棍绕指转或是棍绕掌转,所运行的路线,也都还是在一个圆形运动的轨迹之中。手挂棍不离手时,形成的舞花就是以各种弧线的变化结合组合而成的各种花法变化。转棍就是一正一反的棍子绕圆运动,通过对于技巧的不断练习,逐渐熟练的过程。
双节棍训练过程就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一个训练过程。在训练时把没有办法做到的找到更好的方法去练习,去学习,让动作越来越熟练,让技法越来越成熟,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将越来越多的无限动作化为有限,让复杂的事物变得越来越简单,通过总结结合,让双节棍中无限的技法成为有限的技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