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讲真的话,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下,我们都很“忙”,忙着上班,忙着下班,忙着去生活,忙着去死亡。
一个接一个地参加大小会议、在来往公司的路途中的匆匆身影,关于家务的争论,孩子气死人不偿命的神情,在即时通讯软件的尖叫中手忙脚乱、……你看起来非常忙碌,甚至在不自觉地享受这种忙碌。慢慢的你被焦虑包围,变得非常浮躁,所谓浮躁就是一切都追求效率,让我们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产生一种焦躁、迫切的情绪。
所有的都市传奇都围绕着“快”,你恨不得事业一日之间崛起,孩子一夜之间就长大懂事,你买的股票一直涨停,甚至都不考虑一直涨停怎样才能卖出的问题。同事之间流传着90后,通过互联网创业三个月,融资两千万,朋友圈里到处贴的都是微商的进账单与豪车,谁谁家的亲戚买房不到两年价值翻倍……
你常常在探寻着可能的机会,生怕自己错过,但第二天早晨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爬起来,去公司做着“厌恶”的重复性工作。着急着忙完手头的事,然后臆想自己该如何去找一个绝妙的“点子”,去创业然后一名惊人,然而房贷、车贷让我不敢折腾。生活遏制着我们的咽喉,快要快要喘不上气。在不断的寻找,想要找一个副业,祈求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多点收入,却一直迷失在路上。生怕漏掉可能的机会,钱少的看不上,挣得多的又做不来。
这种状态不是饿,是馋。
感觉自己就像一只猴子在农庄里掰玉米,看见眼前的就会丢掉手里的,一直到最后手里只是一个玉米棒。但是迷恋上这种感觉不能自拔,心里总是有一个声音,我们会找到心中的乐土,到时候绝地翻身。
今天读到一段话,很有感触:
那是写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
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
我的想象力没有任何局限,
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
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改变的,
于是我将眼光放得短浅了一些,
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
但是我的国家似乎也是不能改变的.
当我到了迟暮之年,
抱着最后一丝努力的希望,
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
我亲近的人,
但是,
唉!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
现在在我临终之时,
我才突然意识到:
如果起初我只改变自己,
接着我就可以依此改变我的家人.
在他们的激发和鼓励下,
我可能就能改善我的国家,
接下来,谁又知道呢,
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突然惊醒,我们的选择,奢望到最后很可能是一场空。
更正确的做法是,先做好手头事,多努力一点,创造更好的局面,在那个局面里再继续拼搏,得到一片自己的天空。
除非转行,要不然就重点关注对你事业有帮助的内容。
现在才发现自己是一个逃避现实的人,一直生活在幻想里。
我应先做好手头事,完成每天的工作,去考个职称,多与同事领导交流,而不是妄想,闷声憋大招,应该一边精进业务,一边学会处世,脚踏实地,务实自己。如果真的有一天,我有所成就,我想,好的工作与生活离自己也就不远了。
致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