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过后,江南的户外越发萧瑟。我有点儿像穴居动物,已经大半年没有出远门了,只在巢穴附近出没。在家整理冬季衣物的时候,一眼瞥到了那件暗红色的薄款羽绒服,那短短的两天昆明游从脑海浮现,蓝天白云,滇池上空的红嘴鸥,云大校园的银杏......此刻窗外再阴郁,心里自是一片明媚。
去年的12月中旬去到昆明,第一次到这个几乎是“四季如春”代名词的城市,嗯,完全没有准备,真的是说走就走很随意,只是为了看远道而来的红嘴鸥。(题外话,对于我这个懒而矫情的人来说,好像更喜欢不做攻略,随意就常有惊喜,情绪自然饱满)
当天风尘仆仆飞至昆明,晚饭时分入住翠湖边,身体状态并不好,偏头痛一直发作至半夜,后来昏昏沉沉睡去,醒来已接近中午了,情绪整个低落啊。起床后做了一个后来感觉颇为明智的决定——换酒店,从老式的星级酒店换到了附近的如家精选,心情好转应该就是从推开房门一点点开始的。当时我饥肠辘辘,先拿房间里送的鲜花饼和水果垫肚子,可能饿的时候特别容易接受食物,这款饼先入为主,以至于我后来都吃不惯满昆明街其他牌的鲜花饼。

吃完饼正式出门,开启昆明游。因为很随意嘛,不赶行程,剩下的半天只打算去滇池看红嘴鸥,所以可以定定心心先吃个午饭,不能免俗,先选个米线吧,就近有家“桥香园”,来上一份过桥米线套餐,再加迷你汽锅鸡,味道已经不记得,应该不惊艳,大厅里会有一些助兴的特色节目。

吃完午饭奔赴滇池,那两天天气都不错,阳光温煦,温度适宜,风习习,一件薄毛衣,薄的羽绒外套白天永远敞开,只有夜晚会稍凉。到了滇池,眼前一下开阔了,只有青山绿水,城市的钢筋水泥自然褪去,微风中夹带着滇池的水气,人变得轻松,再到我看到那成群结队的红嘴鸥时,心情一下子雀跃了起来,毫不夸张至今是迷的就是一直似有若无的偏头痛在那一刻消失得无影无踪。真的,当你仰起头颈,看着阳光下,白到发光透明的红嘴鸥从湛蓝的天幕划过,会有那么一瞬间的错觉,感觉自己身体变轻,也似要遨游天际,这些灵动的精灵让心更贴近无垠的天空。后来坐轮船去到滇池中,哇,看到了红嘴鸥酷帅到不行的一面,在甲板上向上空投喂鸟食,风很大,成群结队的红嘴鸥迎着劲风奋力飞翔,果然是跨过山和大海不远万里来的勇士,这样的壮景在市区的翠湖是几乎看不到的,那儿的红嘴鸥似乎被投喂太多,饱饱的完全不想动。这一天,真正出游只有半天,可却非常圆满,身体状况反转,心情好像那阳光下透明的羽翼,变得薄而清透,欣喜悦动。

当天晚上,在一家小有情调的餐馆吃饭,吃点小精致,听着驻唱歌手的浅吟低唱,感觉人开始慢慢慢下来。
第二天依旧慢慢的,上午去到民族村,因为不是旺季,人很少,园子里稍稍有点冷清,请了一个小姑娘解说,走走停停,看看风景,边听一些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一位彝族的阿黑哥一个人默默坐在路旁,看起来好像有一点点的落寞,我鼓足勇气开口请他拍照,笑得很温暖呐。逛的时候还碰到基诺族小伙和同伴开饭,打好招呼抢在他们动筷前拍了张午餐照,还蛮有特色的,只是看上去都是暗黑系的。啊啊,逛到白族的时候买了此行唯一的纪念品,如今一直戴手腕上的银镯子。

出了民族村就回到了翠湖边,打算到云南大学校园走一遭。哦,没想到又是一个惊喜,本想欣赏著名的银杏景观,但去的时候时节已偏晚,金黄盛景不再,但是引入眼帘的建筑却深得我心,古朴中带着风情,整体色调和整个深秋节气都非常相称,我穿的那件复古红的薄羽绒外套在这样的背景中拍照特别协调,以至于现在只要穿上这件外套,举手投足由不得你不优雅不风情,呵呵。

短短的两天,甚至是不足两天的闲逛,却一点不让人觉得时间飞逝,那灵动和色彩点缀其间,光阴无疑是饱满而明媚的,让人放松下来,却又很充实。可算是充电之旅。
离开的那天早上,昆明降温10度,小雨飘飘,也开始进入初冬了。很庆幸我们赶上了深秋的末班车。
再见,明媚的昆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