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仗一触即发的时候,领导层一如过往钓鱼岛、南海那样放弃虚名选择实利,我们这代人有幸参与见证祖国统一、民族复兴。
但接下来进入真正严峻的时刻,中国针对美国发出严厉的反制措施,国际政治的本质还是丛林,“权力界定利益”是铁律,中美博弈说到底也是因为美国试图压制中国保护自己膨胀利益的权力、进而引发的碰撞冲突。
关系的根基是信任,信任的实现手段是沟通,反制第一条就是切断了“沟通”,还是军事层面的沟通,这就是态度,博弈的常规手段就是“你有力量、且让敌人清楚知道你有使用这种力量的决心”。
中国通过军事行动实际打破默契的海峡中线开始围岛实弹演习,这就是强硬宣示领土主权,当军事演习常态化,就到了整军备战、生死考验的时候。
很多人认为美国一定不会为了中国台湾而死战,美国不动,日韩澳当然成不了气候,统一大业指日可待,我不敢如此乐观,因为中国台湾的战略位置和日本一样,对于海洋法系的霸主来说,是涉及核心利益的,所以我判断大陆要一点点收回台湾,必然会遭到巨大制裁,美国国会正在推进的《台湾政策法案》就是在从法理上做准备。
师出有名就是凝聚共识,立法是极其核心的事。当初西班牙人屠灭新大陆上的土著,就不断尝试立法来论证自己杀人的合法性,我们会觉得坏事都做尽了,还要找合理性,简直无耻至极。
但事实上,人这东西就是能接受共识洗脑,真相不重要,合理性才是关键。
西班牙人开始立法,后来所有参与殖民的国家,葡萄牙、荷兰、英国等等,都在一边烧杀抢掠一边著书立说,慢慢的演化出了现代商业文明的根基:海洋法系,英国人应用的最好,成就了巅峰时3500万平方公里的大英帝国,与其一脉相承的美国制定秩序直到现在。
要说宣传舆论,盎撒人做得是真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现在又要开始了,《台湾政策法案》通过,中美互信的根本基础荡然无存,到时才会有排山倒海的打击制裁扑面而来。
我最近读《管子》很受启发,其中有个“五战而至于兵”,就是五种类型的经济战,可以取得与热战同样的效果。这五战分别是:战衡、战准、战流、战权、战势。
所谓“战衡”就是打击对方的供求平衡;所谓“战准”就是发动价格战;所谓“战流”就是阻碍敌人的市场流通;所谓“战权”就是干扰敌人的经济策略;所谓“战势”就是破坏敌人的经济形势。
而目前美国对我们保有绝对优势的领域有:芯片、操作系统、金融体系、以及盟友体系,我们保有绝对领先的领域是:基建、制造、大规模,尤其是这规模,不管是人口、数据、还是产业集群,这就是耗下去赢得最后胜利的底气。
可以想见的就是在这些领域双方各自出招,然后应对博弈,这个博弈周期是以十年起的。
国运升腾,天佑我中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