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临睡前,我躺在床上刷小视频,看到一张让我心有余悸的小纸条。
一位妈妈给孩子收拾房间时,发现了这张纸条,本来她都已经扔到垃圾桶了,但是好像看到上面有孩子写的字,于是就拿出来。
等她打开纸条时,却被吓了一跳,纸条上赫然写着:“等我长大以后,我要把我妈妈告上法庭!”后面还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薄一凡”。
妈妈很疑惑地提问:“这是蓄谋多久了?啥时候这么恨我?仔细想一下,最近没训她也没揍 她。”
或许很多妈妈都会跟她一样,根本不知道孩子的内心深处,到底有多憎恨父母吧?
尤其是在有些父母的认知里,只要没有打骂孩子,就是对孩子的仁慈,孩子凭什么还对父母不满呢?
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孩子,早已经跟我们这一代父母成长的环境不同了,稍不留神孩子就能记恨上父母。
美国作家珍妮·艾里姆说,孩子身上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深以为然,比起孩子成长过程中犯的那些错误来说,父母不懂得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才是孩子人生中最大的不幸。
【1】
父母不懂得教育,伤了自己更害了孩子。
一位心脏外科的博士杨金保,在一个视频中讲述他遇到的一个当了妈妈的女病例。
这位妈妈在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因为一直特别生气,就气得胸口一阵疼,疼得受不了。
家人赶紧把她送到医院,一检查直接确诊主动脉夹层,在手术室准备做手术时,她开始觉得恶心,还想要呕吐,而且还喊疼。
医生立即展开抢救,在一系列心肺复苏等措施下,她的命是保住了,但是大脑因为缺血缺氧,导致她一直没有苏醒过来,成为了植物人。
真的太让人痛心了!不就是辅导孩子写作业吗?作业写得再不好,也不能把自己直接气得要了命呀!
有网友评论说:“我觉得她是不是放弃醒来了?”因为醒来后还还得要辅导孩子作业!
可是如今这样昏迷不醒,不仅自己生死未卜,更让孩子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以后应该如何面对喊也喊不醒的妈妈呢?
多少家庭因为父母过于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导致孩子对父母怨声载道,甚至怀恨在心?更导致父母自己身心俱疲,甚至丢掉半条命?
在最近出炉的“2021中国现代教育发展指数”调查报告中,有一个问题是“教育孩子,什么才是 最重要的?”
排名前五名的分别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孩子共同成长、要让孩子快乐、不溺爱和平等对待孩子。
扪心自问一下,身为父母的我们,真的能够做到这五点吗?恐怕大部分父母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我这个小学六年级男生的妈妈亦是如此。
我们是第一次当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当孩子,父母能否正确地教育孩子,事关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不容忽视更不容懈怠。
【2】
父母的教育职责,是做到这三点。
“现在的孩子,真是不识好歹!吃穿不愁,要什么给什么!为什么让他们考个好成绩就那么难?”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惑,生长在蜜罐中的这一代孩子,为什么就这么难教育呢?是孩子的错吗?显然不是!
父母生养了孩子,就应该承担起教育的职责,而且还要懂得正确的教育方法,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
看过一位名叫“小乖” 的宝妈发的视频,因为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两个小时写不出来20个字,气得她嗓子冒烟,让女儿自己赚钱去养活自己。
于是她给女儿准备了围裙、手套,还有垃圾袋和小凳子,带着女儿上街捡垃圾,一路上絮絮叨叨告诉女儿,哪个地方有哪些垃圾可以捡。
结果大半天过去了,女儿越捡越开心,妈妈却被冻得直哆嗦,她很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别的孩子宁愿读书也不捡垃圾,自己家女儿却一点效果也没有呢?
教育家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脾气秉性,父母要多观察孩子的行为,采取孩子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其次,允许孩子做得不完美,给孩子成长空间。
你能相信大冷的天,一个男孩趴在学校门口的地上写作文吗?这一幕发生在11月8日的浙江温州,一旁的妈妈双手捂着脸,无奈地蹲着陪着。
原来大清早妈妈送儿子到校门口,儿子突然说忘记写作文了,于是立马拿出作文本,趴在地上就开始构思起来。
这要是换成一般的妈妈,肯定得劈头盖脸地批评一顿了,这位妈妈虽然觉得很尴尬,但还是耐着性子等着儿子。
孩子的心性不成熟,做得不好甚至犯错误,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父母不要过于苛求孩子,而是要给孩子充分的成长时间和空间。
唯有父母足够耐心,允许孩子做一个不完美的孩子,孩子才能在感受到父母的宽容后,更加懂得做最好的自己。
第三,多带孩子去体验生活,让孩子感悟成长。
前几日,演员邓超和孙俪夫妻,带着一双儿女去挖红薯,邓超拿着小铲,孙俪端着铁锨,或蹲着或站着卖力地挖着。
儿子等等和女儿小花,更是专注地想要挖出大红薯来,孙俪说他们挖出来的红薯,足够早吃晚吃了,可以吃上一个月还有呢!
父母们真的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而是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多带孩子去公园、野外、乡下等大自然中,让孩子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
美国教育家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我们不能替孩子去适应社会,不能替他去承受他本该需要经历的磨炼。”
孩子的成长不只是学习和考试,父母要有培养孩子适应未来能力的格局,才能让孩子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人,收获更多的成长。
【3】
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2022年1月31日,举国团聚的除夕夜,神州十三号空间站过境祖国的上空,航天员从太空视角拍摄神州大地,一片灯火璀璨。
航天员王亚平说:“从天空看除夕夜灯火,宛若火焰。”相信这一刻,她的内心也一定牵挂着地球上的女儿和家人。
两个月前的11月9日,是航天员王亚平女儿的6岁生日,在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们为她举办的生日会上,她许愿说:“祝妈妈在太空平安顺利。”
作为“中国女性天空行走第一人”,王亚平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女儿心目中的大英雄。
无论女儿将来如何成长,她对妈妈的那份崇拜一定不会减少,毕竟这样的妈妈实在太“硬核”了!
其实,当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时候,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榜样的力量,也会更加愿意朝着父母前进的方向一起努力。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呵斥打骂,而是父母要用春风化雨般的态度,以身示范引领孩子一起追逐梦想,努力进取才能奋发有为。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父母端正自己的观念,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鹤立于人群之中。
父母是引领孩子成长的领路人,期待我们都能成为孩子眼中最好的父母,而孩子也能成为父母一生的骄傲!
父母与孩子一路同行,一起成长,各自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