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越来越不好骗了。
前几天参加了一个团购游,18块钱玩一个五星景区,但要先去五个购物基地“听课”。去前,长辈就告诉我,咱们不买东西,就是为了便宜才去的。我还在想,嗯!我会看好你的!像我这样接受过Critical Thinking Training 的大学生,绝对不会被忽悠!
然后去了听课,我惊呆了——被“讲课”人的口才。
什么竹炭,什么海参,什么保健品,什么能治颈椎病的宝石,还有各种优惠,听得我恨不得给家人买买买!而团里基本都是60+的老人,也听得津津有味,咣咣咣地鼓掌,有问必答,还会主动提问。
我想:终于明白为什么旅游(购物)团的广告里说“三十岁以下不接受报名”了。
然后讲完,我兴奋道:“咱们买那个什么什么吧!”
长辈淡定道:“都是骗人的——哎,去接水喝吧,那是免费的!”
然后我环顾一周,看到那些60+们,从琳琅满目的商品中穿行,一边嘲笑其广告的夸张,一边念叨着:“我们这么配合,赶紧去景区吧,别逛这个了。”
最后,一车人,只买了几千的产品,导游无所谓,购物基地的工作人员反正是黑着脸送我们出去的。
不得不说,现在的人真的没那么好忽悠了,大约是免疫力增强的原因。
你看,他们也不再信什么“个人经历”,“有个朋友小A怎样怎样”,“某某大学”,包括“某某最新研究”——他们说:你得带个文献引用!
但,带引用,就一定可信吗?
能查到,就可以了吗?
这里,就要引出此篇的主题“如何阅读科普文”了。
不要看科普文 (此文挑读者)诚然,这当然不怪我们老百姓,我们现在已经足够有防范意识,所说“需要展示引用”,也没有错误。这里想说的,是有些科普文可能存在的问题。
先说明一点,此文是根据《暗时间》中文章“信息时代的独立阅读者(二):怎么阅读科普类文章”改写,credits to 刘未鹏老师,详情请搜索“mind hacks”网站。
更多文章请看目录
好了,下面开始:
理科
理科科普的显然问题是,不好懂,需要大量的基础知识。现在很多科普文写得非常好,深入浅出,但这类科普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过分解读’。
比如,假如一篇文章提到“肿瘤免疫治疗”,讲深了吧,一堆“IL2, IFNs, Probenge, ipiliumab”一上来,读者就看不懂,不想看了。
如果讲得通俗易懂呢,可以这么说:想象人体为一个水管,肿瘤就是堵塞的地方。此时有两种办法,一个是增大水流强度,把它冲开,这是“免疫增强”。另一种是选择性去除障碍,叫做“免疫正常化”。“抗PD疗法使用的就是后一个方法:找到肿瘤微环境中免疫反应抑制的通路,然后阻断这一通路,让免疫反应恢复正常。”
好了,读者看到这里,就会兴奋了:呀!这办法很好呀!一定可以不损伤人体!可以用来治疗癌症了,十年内,癌症就不是绝症了吧!
可惜,不是的。
一个新研究得以作用于现实问题,往往需要好几个十年的时间,往往我们看到的只是“哎,居然还可以这样?啊,我们以后往这个方向研究吧!”。
比如在这个疗法中,不同的肿瘤逃脱免疫细胞攻击的机理并不同,并不一定都是我们已知的方式,还需要研究。
并且,这种疗法并非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而是去搞免疫细胞的事情,所以对免疫系统影响需要一段时间来观察。
故而,目前对晚期肿瘤的效果只有25%--30%,并且并非适用于所有肿瘤。
(以上reference:公众号“知识分子”文章“肿瘤免疫治疗:一切才刚刚开始”)
不要看科普文 (此文挑读者)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新研究被报道时,它的意义往往是“历史性”,而非现实性的。很多时候看到下一个相关领域的新发现,需要很多年时间。即使制药公司开始制药,确定其安全性,药价降到适合老百姓使用,也需要时间。
在其他领域,自然也是如此,结论的得出是容易的,却可能有些操之过急。
当然,这种过分解读并不是科普者和读者任何一方的错误,只能说,提高判断能力,当看到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时,可以多查一下相关。并且科普者也要注意不“煽动”读者情绪,讲清楚相关研究进展,实事求是,implication要讲,局限也要讲
社科
这类科普的问题,则是“谁都看得懂,谁都能发表评论”,既是所谓的“你说你学这心理学,这些东西,像我这样在社会上混这么久,不也都懂了,还不用交学费!哈哈哈哈,你说是吧?”
是个鬼!
咳咳,看这类科普文常见的问题也是“过分解读”,但与理科不太相同的是,这与社科的本质有关。
比如,如果有个研究称“近一个世纪,海盗数目减少,全球变暖”,那你会得出结论,全球变暖是因为海盗减少吗?
不会。
这是我们学校老师经常举得一个例子(他们西方人,对海盗有种特殊情结),这里面,相关性显然不能得出因果性,因为里面的变量太多了。而在这个特殊的句子中,海盗减少和全球变暖只是某些因素共同导致,你可以说,“时间”。
经济发展,很多国家不再允许海盗业,也不再需要。同时工业发展,与全球变暖有关,仅此而已。
不要看科普文 (此文挑读者)这个例子非常清晰,但如果是告诉你“与父母分开睡的孩子容易得精神疾病”,那你会怎样想?
就没那么容易判断了吧?
这两者之间,也有太多相关因素,比如,文化,教养方式(有些父母不顾孩子的极度害怕,坚持分开睡,这类父母显然共情能力不高,对孩子过于严格,这也与未来的risk有关),还有很多很多。
心理学的难度,就在于中间因素不好控制,对于研究者和大众,都需要更高的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那么,当看到一篇科普声称某个结论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呢?
如何选择
@刘未鹏提出了一个简单方法:
期刊质量+被引用数+作者+大学+议题是否有争议+level of evidence
前几项可以在链接中找到(这里我再补充一点,研究的年份。科学研究这东西不是酒,年份太早,可能就已经被推翻了)。
而证据强度上,可以去看他们的研究方式,参与者选取,和数据的得出,是否有效控制变量。当然,这对读者的要求太高。那我们可以看,此研究是自己做的新实验呀,还是收集以前的数据呀。
收集以前数据(retrospective study,大致排第三极,较弱)自然没有量身定做来得可信(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这里看两个tive的前缀就很容易理解了,retro-是一种往回看的概念,pros-则是前瞻。
当然,这也许还是太难,那最简单的办法,看研究了多少人,越多越好,非常粗暴。
那么,是不是干脆不要看科普了!
不要看科普文 (此文挑读者)好科普
@刘未鹏给出了一个好用的公式:不求新,不夸张修辞吸引阅读量。讲深层的,深刻的,简洁的原理和大方向。第三,不给出确定答案,告诉你,这还没有定论,不推荐你非黑即白,保持虚心态度。
底下评论(@咱说)也给出了三条:
大牛写的科普书(就像所列书单)
美国心理学教材,最流行版(会有up to date的更新,所以要选最新edition),这样比较经得起时间考验。(要注意存在文化差异)此法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
第三,科普文少看,脑子里存跟弦,最新研究这个词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争议话题可以看一流期刊上的综述科普版(review之类)。
综上:
科普用来增长知识可以
遇上“最新研究”,“颠覆性”这些词,要让你紧张起来才好
看综述性paper(一流期刊,教科书,好的科普平台),注意那些扎实的,深刻的不变量。
研究结果变现需要时间,理科文科都如此(比如你看了‘’与孩子分开睡‘’,不需要紧张。哪怕一篇高质量研究告诉你怎样怎样,也不一定就需要按部就班照做,没意义。)
详细书单请看
不要看科普文 (此文挑读者)喏,就是这样,谢谢阅读,尽请批评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