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十月围城》-世界观冲突和英雄之旅标准叙事(上)

《十月围城》-世界观冲突和英雄之旅标准叙事(上)

作者: 清言卿语 | 来源:发表于2023-07-31 17:36 被阅读0次

暑假陪孩子重看一遍《十月围城》,当初看的时候,是看了一个热闹,自从看过《投名状》之后,发现陈可辛是价值观推动和营造价值观冲突的高手。开始关注人物世界的价值观。在电影里,冲突的发生究竟是正邪,善恶、美丑的二元对立,还是人物坚持的价值观冲突,这个可自行判断。

在电影《投名状》里,结义三兄弟,老三的价值观世界是同生共死的结义情谊。老二秉持的价值观是,作为土匪头子,为弟兄们和他们背后的全村老小们谋福祉。而老大的世界是整个江南(今安徽、江苏、浙江)。三个不同的价值观,在事业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冲突自然放大激烈对撞。

整部电影故事线,明线是说,老大带着兄弟们一路浴血打下江南,平定太平天国,却兄弟反目,被朝廷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故事。暗线讲的是,三个世界价值观的主观冲突,以及清廷及鹰犬与功高震主,赏无可赏,只可诛杀的军中老大的客观矛盾。而人物的行为完全来自自身的世界观的立场。

而在《十月围城》里,作为清廷杀手的阎孝国(胡军),虽然受过西式教育,但看到的是洋人对中华的狼子野心,国家饱受屈辱,他奉行的是,军人当死于边野,何须马革裹尸。报效朝廷,就是忠于国家。他完全不认同几个书生革命党起事就能救中国,反而认为是替洋人搞乱社会,祸害国家。

而日报社长陈少白(梁家辉),阎孝国的老师,代表新思想,全身心拥戴孙中山,要推翻满清的腐朽黑暗统治,结束千年帝制,走向共和,建立人人平等的新世界。

故事的主线是,孙中山(张涵予)到当时英帝国控制下的香港,召集同盟会十三省代表开会筹划起义,阎孝国奉命刺杀孙中山,陈少白试图保护。由此牵涉出故事的主角,为革命长期捐款的华人大班商人李玉堂(王学圻)。由此开启了一段英雄之旅的标准叙事。

在经典神话里:少年寻巫获宝剑,少女冒死救挚爱,骑士深洞斗恶龙,它普适性的存在于延续、中断或已消失的各类文明。

英雄之旅第一段:英雄淹没于芸芸众生,某些意外打破了岁月的平静。

主人公生活在一个正常世界里,一切都云卷云舒,岁月静好。这也是电影三幕剧的第一幕:正题。

李玉堂商业成功,家大业大,有个优秀的儿子被耶鲁刚录取,未来必将成为优秀的大班。仆人忠心耿耿,他对外乐善好施,风评极佳,与港督代表史密斯(曾志伟)夫妇关系融洽。只有一个隐蔽问题,他是日报社长陈少白的好朋友,一直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捐款。

第一个惊人意外发生,电影滑入第二幕:反题。

英雄之旅的第二段开启:英雄越过第一道边界,进入冒险的世界,经历过一段考验之路,他遇到女神,得到祝福,并迎来伙伴。抵达了最黑暗的洞穴的入口,这正是险境的边缘。

第一个惊人意外:陈少白找的孙中山保护人,方将军(任达华)所率戏班30余口被杀,陈少白被捕,报社被史密斯查封,港督下令警界不介入清廷与革命党人的事件。

李玉堂下意识接过了陈少白(导师)的事业,踏上了保护孙中山到港后抵御刺杀的冒险征程。

他迎来了伙伴:为情所困的落魄公子刘郁白(黎明),街头小贩少林和尚王复明(巴特尔)、方将军女儿方红(李宇春),忠心耿耿的仆人车夫阿四(谢霆锋)及其车夫朋友,原本只认钱的赌徒沈重阳(甄子丹),越狱归来的陈少白,宣传革命的少东家,甚至港督代表史密斯。

他们来自不同阶层,有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这些不同世界的价值观合流,汇聚成保护孙中山的力量。在这里,陈可辛为我们开了一个世界观杂货铺,每个伙伴都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还各式各样。

这就来到了中间点时刻,这是将剧本一分为二的挂图钉和分水岭。

越过中间点时刻,就意味着:这是黑暗洞穴的入口,英雄一旦越过入口,迈过第二道边界,就会遇到小鬼的反复纠缠,骗徒的险恶机关,妖妇无法抗拒的诱惑。更麻烦的是:英雄自身难以克制的心魔或诅咒。心灵的迷宫,才是最大的险境。

在隐秘洞穴的最深处,是冒险世界对手的老巢,最危险的地点,象征死亡之地。在这里,最凶恶的毒龙守护着光芒万丈的宝藏。

越过中间点,主人公已经到达冒险世界里黑暗洞穴的入口,如果这时候退回,还可以返回正常世界,这是两个世界最后的分界线。而一旦进入,与恶龙的决战将无可避免,除非战胜获得宝藏,带着神启回归,否则没有出路。

而在电影的标准叙事里,一旦越过中间点,就意味着:倒计时已经开启,赌注越下越大,网绳越收越紧,赏金不断提高,坏蛋步步逼近,远处的冰川突然出现在主航道,迎面飞速撞来;主人公必须一次又一次的迎接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场面将不断劲爆升级,从磨牙吮血到杀人如麻,直至第二幕的小高潮,这是电影的第一个高光时刻,主人公将获得虚假的胜利。他开心的惯孩子,搂老婆,发微博,唱卡拉OK,庆祝胜利登顶喜马拉雅之巅,就在山高我为峰的巅峰时刻,主人公于万丈悬崖,一脚踏空,直接坠落到黑暗彻骨的马里亚纳海沟底,变得一无所有。在深不见底的冰窟窿里,嗅到一丝死亡的气息。

在《十月围城》的中间点时刻,孙中山踏上香港土地,保护和刺杀两股力量开始了血对血的交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月围城》-世界观冲突和英雄之旅标准叙事(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ne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