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时候做一个总结了。
这个东西不该我写,因为我不是创群元老。但我写的只是我自己的观点,希望现阶段每个成员踊跃发言补充,批评指正。
《黑天鹅》18个章节,我们学习了十八周,进行了18周的讨论,写了18篇文章,这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纪念的事件。想一想除了吃饭睡觉工作这些不得不做的,我们在哪些“不必要”的事情上坚持过十八周?估计没有多少。况且,从陌生到相识,我们认识了太多各种各样的人,得到了太多各种各样观点、思想,仅此一项我们的收获就是巨大的,就值得有此文来纪念总结。
进入正题
目的
本群创建的目的是学习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著作。为什么要学习呢?用群中一位好友的话说就是“这孙子太他么能写”。我的观点是,塔勒布这人有特点,反寻常。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种“遗世独立”或者称之为“天才”的人。不管是他的思想观点或写作特点,都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他像一位哲学家又似一个愤青,他思想深刻但也时时偏激,但总之是个深度的人。向这样的人学习是不会错的。
原则
创群之初,几位成员定下的原则是极好的,可能没有成文,但确实达成了默契。一周学习一章,一周一篇文章,期间可以随意讨论,而且可以措辞强烈,并且人人明白:我和你争辩,是争辩问题,不是讨论人品;我攻击的是你的观点,而不是你这个人。“对事不对人”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困难。人天性喜欢给人贴标签,就像人喜欢总结规律一样。
价值观
这个群需要有价值观吗?我想最好别有。要真有,也就最好只有一条——共同成长。我的基本理念是保持多样性。价值观越明确,教条就越多,思想就越趋同,最终导致思维同质是最可怕的场景。看完《黑天鹅》,我们大概都认同“不确定性”这个概念,越确定、越单一就越脆弱;越不确定、越多样就越反脆弱。
发展前景
增添新鲜血液
这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多样性首先要多嘛。维持十个左右的成员规模是比较少的,有很多问题打不开思路,人多一点集思广益就比较好。但也不能太多,人太多就会思维发散,根本形成不了深刻的讨论和有用的观点。具体人数大家可以商议,具体增加办法大家也可以商议。
增加包容性
我们的群里来了很多人,也走了很多人。到后面大多是新人来了又走。可能是他违反了群规,也可能他觉得自己不适合这里,更有可能是我们这些人在无意识中达成了某种共识,又在无意识中形成了某种对新成员的抵抗,这类似于阶层固结。我们需要增加包容性,但也不仅仅口头说说。我们该接纳各种价值观和新思想,我们也该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仅包容新成员,也要包容老成员。对于一件事的看法,你的深刻,我的浅显,那么你不必自满,我也不必自卑。因为,你的观点使我受益,我很高兴;你的观点获得承认,你也很高兴。在互相包容中我们获得进步、获得认可,这是我们的目的。我们需要建设性的意见和具体的行动,这点需要大家讨论。
增加讨论场景
后面几周明显群里变得安静起来,可能是因为一些人准备考试,一些人忙于工作,新人不熟悉环境,剩下的人互动就寥寥无几。在增加成员的基础上,我们该增加讨论场景。比如,多在群里提问,可以是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可以形成一个问题清单,有序进行讨论。诸如此类。
已有或应有的作用
坚持写作
每周一篇文章这个规定特别好,群里人数较少又形成了有效的监督机制,很容易知道谁没写谁偷懒。看到别人写了,我也要写,这也是一种“社会认同”。通过文章,也很容易大概了解一个人,在线上相识有这种程度的了解也是很难得的。一路写下来,我明显感觉到自己水平有所提高,这是很让我高兴的一件事。
发愿
心理学上有一个研究,一个人公开承诺一件事相比较对自身承诺,可以大大增加完成的可能性。这个群可以可以作为一个发愿平台,比如你考某某证书,比如你要读英文原版书,比如你可以公布一个一年规划…。你既不需要担心自己发的愿完成不了遭遇嘲笑,也不需要担心发的愿完成之后没人认可。既然我们都是一群想要成长的人,我们看到的就是进步而不是高度,我们给予的是鼓励而不是打击。失败了,找原因;成功了,找方法。你并不孤独。
结尾
一不小心写的略长了,有些啰嗦。但想想有一群人可以共同进步就很过瘾。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观点。这些真的只是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可以一改再改,直到达成共识。希望大家都要看看,但也不要囿于本文,提出自己的想法,让我们的小社群一直保持蓬勃生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