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因为早起的习惯被打乱,更多的在调理早起之后的程序。
在昨天的书写过程中,对于自信的思考,让我跑去一个国学学习群发出了我的提问,现在搬来这里记录分享。
【我
提问
啥是自信?(啥是文化自信?)
怎样可以拥有自信?(怎样可以拥有文化自信?)
我们感受到自信的时刻,比如…
(我们感受到文化自信的时刻,比如…)】
晚上收到一位老师的信息回复
【老师
啥是自信?
自信,是一颗“不动之心”
我感受到“文化自信”的时刻?比如…
很多人在等红灯,一两个人等不及先走,一群人便跟着走...
而留下淡定继续等红灯变绿的人,便已有一颗“不动之心”,因为这些人,懂得“克己复礼”,“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西方文化哪里有?
怎样可以拥有文化自信?
学习经典】
看完这些,我的心中是没有理解过来的,所以和老师私聊,对话如下
【我
那行人不等红灯的情况在西方国家是不是很少,所以才有“中国式过马路”的说法】
【老师
那是不学习的中国人】
【我
这样的话,还可以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不】
【老师
文化自信,在于学习】
【我
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化自信程度不高,或者说拥有文化自信的人很少】
【老师
西方人只懂得遵守规则,但不懂得“仁”。】
【很对】
【我
这个好像明白些了】
【遵守规则而已,不是以仁心为准则】
【老师
是的,“仁心”是自然而然发出的行为,没有外在的约束(规则)下,也会做】
【我
这就是为啥要弘扬中国文化了,为了提升我们更多人,更强大的文化自信[抱拳]】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老师
对啦[呲牙]】
【西方人的契约精神很好,但是离开了契约,就有可能做背道而驰的事,而且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因为没有更多的约束了】
【我
哦,让我想到了,他们下课铃声一响,下班时间一到,立马走人,不管你老师或者活计干到啥样一个程度。】
………
这些对话,对于我触动很大。感受到啥是文化自信,为啥要发扬传统文化。
怎么样?您有啥感受和想法呢?欢迎讨论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