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微笑日,你微笑了吗?
每一次学习都是心灵的成长,每一次外出都多了一份人生的经历,感恩生命中每一次的成全,遇见那么多温暖的遇见,经历那么多美好的经历。
今天听了五节课和两场讲座,空隙里继续读《课程理论》。
当代心理学流派与学校课程
自从心理学进入教育,各种理论流派纷呈,所以,当今的学校课程各种理论和时间,与各种心理学流派结下了不解之缘。
先说行为主义与课程。
行为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他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中指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
华生建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出发点有二:第一,分析可观察到的事实,即分析人和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第二,研究引起有机体作出反应的刺激。根据这一原理,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初看,行为主义者关注的是“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但事实上,根据行为科学的原理设计的教学程序,直接涉及要教些什么,不教些什么,他们侧重的是行为,并要以一种可以观察到的,可以测量的形式来具体说明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
行为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对西方学校课程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流派,主要表现在:(1)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强调行为目标;(2)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由简至繁的累积;(3)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4)主张采用各种教学媒介进行个别教学;(5)提倡教学设计;(6)主张开发各种教学技术。
但行为主义心理学过分依赖于实验室学习的分析结果,把人类学习过程描述得过于简单机械。以为只需要把课程内容分解成小的单元,然后按逻辑加以排列,通过指定的步骤,便能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可这过于乐观,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在怀疑。
其次认知心理学与课程。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假设是:学生的行为始终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的,所以,认知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是学生处理环境中各种事件的内部心理活动,并试图解释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现在,越来越多的课程工作者使用“认知发展阶段”、“认知结构”、“认知策略”等术语。与行为主义不同,认知心理学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某种反应,而是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重建或重组,因此,认知心理学家感兴趣的不是行为发生的频率,而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
代表人物布鲁纳,他认为,思维方式是各门学科所使用的方法的基础。“对一门学科来说,没有什么比它如何思考问题的方法更为重要的事情。”这样的观点促使人们去思考最佳的学科结构的问题。这样课程改革曾轰轰烈烈一阵子,但结果,并不好,根据对美国一千多所中小学的调查,大多数学生没有从事问题解决的任务,而只是从事被动的、机械的任务,学校里很少有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于是,就有了20世纪70年代流行起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也不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习的起因,即学生学习的情感、信念和意图等。在他们看来,如果课程内容对学生没有什么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他认为,怎样呈现课程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课程中获取个人自由发展的经验,因而,学生的自我发现是课程法定的核心,他们把课程看作是满足学生生长和个性整合需要的自由解放的过程,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学生个体。
因此,我们设置的课程与其让学生花很多时间去死记硬背,还不如让他们花一些时间去寻找知识的个人意义,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境。
不过人本主义者提出的合成课程,赋予课程内容以个人的意义。
合成课程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承担责任;强调思维、情感与行动的整合;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基本需要及生活有密切联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
人本主义者强调情感对学习的重要意义。
不管是哪种心理学,无疑都对课程起着一定的影响。在这些基础上,泰勒认为课程组织要遵循三个原则,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我觉得很有道理,课程就要以线性陈述内容,后面的内容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不断增加深度和广度,还要注意各门课程的横向关系,使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然后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内容统一起来。
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内容统一起来。
听课也好,读书也罢,终是为了更好地矫正自己。
枯燥的理论现在读起来,竟也是有味道的。
听张丽钧校长说起余秀华的诗,那就也背一首她的诗吧,为这个坚韧的女人而朗诵:
我一直是个怀揣泥土的人,遇见你
它就有了瓷的模样
却没有人来告诉我每一条路都是晴朗
比你易跌倒,比你易破碎
作为一个贩卖月光和人间的人
我允许你,笑话我
如果哪一个早晨醒来,找不到彼此
只有微风吹过
一定要微笑,无论记得还是遗忘
我们 在南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