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灵魂的课》快乐做主人:小学发展素质教育范式的时代建构。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秉承:快乐做主人的素质教育理念,近四十年的锲而不舍,不断深入,不断完善,建构了小学发展素质教育的范式:快乐做主人。这个主题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以小主人教育为改革研究的总课题,还进行“愉快教育”的试验。培养学习的小主人、集体的小主人、生活的小主人。新世纪以后,尤其是近十年,将两个研究整合,形成“快乐做主人”主题。
教育学是人学,教育就是关于人发展的教育。康德反复强调,人永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今日感触一:和家长聊孩子
男娃是家长生了两个女儿后的第三个孩子,小学六年级是我教的。见到老师每次都热情打招呼:老师好!即使现在遇到我依然是老远就喊上老师好。家长感慨娃读书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后不读书了,现在跟着一老板娘做事。自从出了一场车祸后脾性改变了,老板娘也经常教他做事做人的道理,他挺听话,想将来学车,自己做点生意。家长说教不了他,遇上这么好的老板娘,是娃的福气,希望他将来有出息。家长一边聊还一边帮忙扫小操场的积水。我说:父母品行善良,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的。读书的时候他劳动积极,有礼貌,将来是会做出一番成绩的。两个家长听了,笑呵呵的。我想他们是极爱孩子的,含辛茹苦供两个女儿读大学,儿子不肯读是没办法供了。但也会带着男孩一起出去做事,让他体验生活的不容易。一家人从穷苦中走过来(刚认识他们时住棚屋),但日子逐渐好起来了(盖了新房,买了新车),娃也会更懂事,将来肯定更幸福。我深深感受到: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愿意倾尽所有,只希望孩子懂事孝顺有好的未来。
感触二:做教育的有心人
听了项城课题组杨卫东教授的课,很受感动。尊重个体是真教育,看到孩子个性转变教学策略是有爱的教育。杨老师会每天给孩子们表扬信(表扬卡),坚持的最后是孩子们转变了,很多考上了大学。她会和孩子们一起吃饭,请他们喝奶茶吃面包。很多孩子就是在这样的就餐环境下收到感触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一生。由此我想到我们班的娃。学期结束Z同学给了我几个小礼物,令我感动的是这个娃给我发的奖状(虽然状字写成了“壮”),从教二十五年,我给许多孩子、老师发过奖状,但是收到孩子发给我的奖状还是第一次,这个娃还是三年级的孩子。他会和你斗嘴,让你跳脚。当然,他也很聪明,每一次都能回答出课堂的问题。当你遇到这个孩子,你发觉曾经的教育模式需要改变了。你得想如何让他专心听课,让他发展更好。于是,斗智斗勇斗法就开始了。从一个个小奖励,当小老师,适当示弱,每一次有了进步,除了肯定,再提小小要求,孩子进步更大了。准备期末考试,他问我:“老师,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我说:“你猜。”他猜草莓、苹果……一大堆。我笑着不语。结果散学典礼他带给我几个李子,还叮嘱我一定要记得试试味道。他说这是他最爱的水果。一个孩子把他最爱的物品分享给我,我想他心里应该在慢慢接受我。寒假的古诗打卡他是最勤奋的小蜜蜂,喜欢老师,爱上课堂,爱上学科,自然而然就会爱上班里,爱上学校。有爱,就是最好的教育。
对比杨老师,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还需要耐心和爱心。还需要更平等公正对待每个孩子,注意讲话的语气和态度。有时间还要把和孩子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形成童年最美的印记,和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