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有很多事情被追逐,被效仿,引爆人们的激情。于是,有了热情高涨的“全民健身”、“全民读书”等现象。
网上有很多关于“读书”扭转人的命运的各种吹捧。普通人,想通过把一个事情做精改变自己的命运,有点玄乎。但读书,确实能帮助我们了解自身以及更广阔的世界。
我以及身边朋友,不少人有读书的习惯。譬如我,就喜欢使用微信读书APP,在遛娃、家务的过程中,放着语音,一周听一本书。我身边的朋友,也有使用“樊登读书”、“领读人”等公号或者APP的途径,获取书中内容。
不求像一些速读大神一年读一百本书,或者达到满腹诗书、出口成章的效果,但也希望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在生活中带来一点的改变,比如面对一些矛盾、冲突能有更好的见解影响他人,或有更顺畅的沟通能力去化解尴尬。
可是,事实上,我们仍然很普通,甚至是平庸。和不读书时候的我们相比,看不到任何起色。
我时常在想,是什么导致了“读书无用”?是我们记不住书中内容吗?是我们缺乏悟性吗?还是我们读的不够多?
有些人,读一段话、一个节选,就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而有些人,通读全书,却仍然空空如也,读完,便是“完”了。
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更多的是来源于有没有自己的思考。
今天,我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这么一段话,就更加直白了阐述了“如何将所学内化为自己的功力”。
“ 你看书、听课、听付费知识节目,都是在做输入,是在被动学习,这些知识在你身上的留存率低得惊人,对于这些输入的知识,我们需要通过讨论、分享、写作等方式输出,这才是主动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只输入而不输出是你努力却进步缓慢的根本原因。”
——微信公众号行者三由
上面这段话提醒我们,知识就像是食物,你听或看了一遍,仅仅是品味了一下;你得通过咀嚼、吞咽、消化,才能将食物经过你的身体逐步吸收、消化,内化为供给身体所需的营养。倘若没有后续步骤,食物终究还是食物,并不能直接增长你的体能。
我在用微信读书的过程中,很喜欢查看APP当中的读书时长,并将时长兑换为书币。按照APP的使用规则,每半小时的阅读时长可用来兑换为一个书币,而书币又能直接购买新书。每当积累了书币,和看见自己又读完一本书,内心就一阵“爽”,迫不及待再去看新的书,然后兑换更多的币。
因此,我很享受“看”这个动作,却忽略了“想”这个核心,书本知识没有在大脑里多做停留。我逐渐变成一个功利的读书人,单纯为了追求读了几本书这个目标,虚荣而空洞。不是“读书无用”,而是获取知识的连贯动作我们没有完成,浪费了时间。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在忙碌而琐碎的日子里,没有大片的留白和线性学习的时间,不如就在十分钟的空档里好好听书,在五分钟的时刻按下暂停键,思考片刻,及时笔记,每周复盘。
拥有一颗年轻而上进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