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教师圈便等于选择了辛苦与清贫,选择了付出与艰辛,选择了无奈与无力,选择了崩溃与自我治愈。很多的老师兀兀穷年,耗尽心血,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用知识托举希望,用责任塑造灵魂。
无论说得怎样高大上,职称却是老师绕不过的话题。她会贯穿整个职业生涯,初级,十三,十二,十一级;中级,十,九,八级;副高,七,六,五级;正高,四,三,二级。
职称就像登山。
大学毕业初入职场,成为职场新鲜人,站在山脚下看着耸入云端的高山,心里想着倘若能爬到山顶,看看山下的风景,那该多美好!
所以大家一开始都怀揣着美好的希望,心里想着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于是满怀热情,充满信心,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可是走着走着,忽然发现旁边有的人抄捷径了;
有的人则穿着专业舒适的气垫球鞋,轻快地与我们擦身而过;
甚至还有人有专门的教练在旁边指导。
他们就这样一个个超越我们,我们也因此乱了阵脚,发现原来每个人爬山的方式不一样, 装备也不一样 ,运气也不一样,。
所以有人快速登顶,有人还在禹禹独行。职称就这样一点点拉开了老师之间的距离。
光阴流转,有人早已拿着高工资站在山顶,居高临下百事无忧;有人还在艰难攀登,步履维艰,一路泥泞。
是什么拉开了老师间的距离?职称。
是什么拉开了职称间的高度?荣誉!
荣誉,是职场一路打怪升级的一枚枚徽章。
首先,其排位赛周期为一年,学校会制定各种参与规则,大到工作量和教学成绩,小到考勤、扫雪、监考以及公众号发表一篇小文,各项积分,各种积分,繁复琐碎,估计没有精通高数对数微积分等高深数学知识无法理解;接着会根据分数,分出各种段位,从青铜白银到铂金钻石,最终选出王者。
这一年度的排位赛,可以算出考核优秀。
如果幸运,把排位赛周期拉长,还可以赶上几年一度有市优,县优,师德优,教学优,甚至能手,新秀啥的,各种荣誉在职称评审中加分又不一样,所以,人们常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其实这话不对;“分分分,老师的命根”,才是圭臬王道。
那些没有捷径可走的人,没有高端装备的人,无人指点的人,那些心里还揣有梦想,孜孜求索的人,剩下的唯一一条路就是凭一腔孤勇拼命硬干,埋头苦干。
这个暑假注定是个不平常的假期。
先是市级师德标兵的评选,接着县级师德标兵、教学先进个人、考核优,多少老师寝食难安,茶饭不思,为伊消得人憔悴。
有幸成为评委,看着他们仔细地查看今年的考核分数,忙碌地整理过去的证书,满面愁容地撰写个人述职报告,忧心忡忡地颤抖着嗓音述职——每个人的教学生涯都是一把辛酸泪。
有老师说:父亲两次开刀手术都因工作缺席;
有老师说:如果这次能得到这个师德标兵是32年职业生涯最拿得出手的荣誉;
有老师说:20年的班主任经历不堪回首,早来晚走日月可鉴。
……
泪点低,常常湿目。我这人就这样,自己刚刚解决温饱,就看不得人间疾苦。特别心疼同仁们在职称之路上攀登的艰难,叹息名额之少需要的人之多比考985都难。
老师的快乐在哪里?老师的快乐很简单:愿做阳光,给学生以温暖;愿做雨水,给学生以滋润;愿做土壤,给学生以勃勃生机。
是什么把老师的快乐消蚀?万恶的荣誉累计的职称评审,人为地把老师分出三六九等,让老师从此心难平意难尽无处话凄凉。
每年这时,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不过有一点可以放心,无论得到没得到荣誉的老师,开学后都会满血复活,元气满满地回归工作岗位,开启新一轮的打怪升级,做一束光,照亮学生的未来之路,也照亮自己的路。
真希望天下老师无职称困扰,人人都能潜心教书,用心育人,那样就算工资低,也是幸福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