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来陆续下发了各种制度要求,先是语文各项作业要求以及各种检查标准,群里公布的满满一屏:大小作文读书笔记课堂检测课堂笔记书法练字方格本田字格,粗略的统计一下,学生需要买各种本子达七八种之多,这还是语文一科。
初三学生要上的课程达九门之多,如果每一科都需要这么多的本子,加上课本,还有各种配套练习题,哎,一个孩子小小的书包怎么装得下老师这么多的梦想?一张小小的书桌怎么安放的下一科科这么多的繁文缛节的期待?
今天开始检查当堂检测,要求每天的每节课都要先检测再上课,制度是好制度,可是一节只有45分钟的课堂,完成了这个就完不成那个,难道老师没有自己的上课节奏?难道老师什么时候该默写检查都分不清轻重缓急吗?
作文规定一学期8篇,可是没有规定之前我们一学期写了近20次作文呢!
作文在于引导学生有感而发多写多练,我们的读书笔记包含了小片段训练,包含了好词好句的摘抄与鉴赏,以及名著的阅读摘记与点评。现在倒好,分的如此泾渭分明,学生得找多少本子写在哪里都要每天纠结了。
作业批改,每周读书笔记三次,当堂检测每天一次,伴你学三次,大小作文间周,田字格每周一次,这样一算,每天要把全班学生的各种作业至少翻阅三遍。
计划,每个人都要制定出自己的教学计划。每周一次集体备课,一定要统一内容,个人的计划还要服从集体安排。今天花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按照要求从课标里一点一点找到与我们教学相关的内容,一单元一单元的列出单元结构特点以及对应课标要求做出具体计划,终于等全组九个人的计划全部整在一个文档里,A4纸长达74页,让检查的领导泡杯茶慢慢观赏吧。
集体备课,规定的备课室,领导坐一边听着,必须备满两节课,明明很快能说完的内容,不到下课时间必须没话找话把两节课撑满。
请假制度,老师离开学校一分钟也要找层层领导签字、盖章。
考试后各种分析总结,各种改进措施,也不知道到底能用上几条。反正总结的越深刻,领导越满意,越认为以后就做到了。
今天又花了两节课完成了优生辅导记录,造假也是老师的惯用手法。更不必说几天前的网上答题了,一再教育学生要诚实贤良,磊落坦荡,而最大的造假者却是苦口婆心教育他们的老师。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接着,又看见群里发布的鲁东大学专业技术公需科目学习,什么新时代八大战略疫情防控网络信息化,头都大了。
晚上领导又发了消息,要求关注“社会扶贫”和“重庆市消费扶贫馆”两个公众号,下载app,实名认证,截图。重庆消费扶贫?表示不理解,大山东的触角伸的好长,不远万里要到重庆扶贫的节奏?别想太多了,截图,截图!
微信关注山东消防,看消防安全公开课视频,截图!
我今年不当班主任了,感觉一下子少了好多截图的事,青年大学习、安全平台学习、禁毒答题、法律答题……
一切以截图为准,学生有了截图就学会了各种知识和技能,老师有了截图就等于教育学生学会了各种本领了,领导们有了截图也就可以向上一级领导汇报任务完成了。
这只是近两三天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那些人坐在办公室想当然地“编程”指导老师的工作,闭上眼睛想想也会想见其中不知有多少胡编乱造的成分。
不排除学校里有对工作敷衍了事的老师,但请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是热爱工作兢兢业业负责任的人。
管理是把双刃剑,我们需要反思,一种管理制度对少数人有利还是对多数人有利?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如果只对少数人或个别人有利,却会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它就是失败的制度或坏的制度。一如白岩松所说,一个单位如果开始打卡,它的质量下滑毫无疑义。
说这些,并不是要完全否定“检查”或“管理”,而是希望管理者思考几个问题:
教育是不是需要良心?
老师有没有尊严?
制度的设计是不是经过了每一个教师的同意?
如果连自己的老师都不相信,还能相信谁?
课堂是老师的阵地,讲台才是老师的舞台。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农业者,春风化雨顺其自然也。你问种庄稼怎样才有好收成,不必天天写计划纸上谈兵,也不必天天学习各种各样的五花八门的种植方法。农民会告诉你,播种,松土,施肥,除草,把每一棵苗养好就够了。
我说这么多是想提醒我们当前的教育管理者们,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猜忌,多一份信任;少一些内耗,多一份尊严;少一些注册学这学那,让老师安安静静的教书育人,如先贤韩愈所传授给我们的那样——传道,授业,解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