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月篱

作者: 梦千年76 | 来源:发表于2019-05-04 23:49 被阅读0次
网月篱

      现在我知道了它学名叫木槿,古时称舜华。然而,我一直习惯叫它网月篱。因为我们是在方言的氛围中成长的一代,方言,是日常家乡的官话,及至上了学,乃始知有普通话。除了课堂,平素日常沟通,仍用方言。

      我从认识这种植物起,母亲告诉我,它叫网月篱,叶子摘了浸润揉碎后那黏黏的汁液便有泡沫出来,可以用来洗头。那个年代,洗头的蜂花是稀罕物,而这玩意儿当时有竹篱处随处可见,采摘又比较方便,年少的我们玩性又重,时常邻舍小伙伴组团出去采摘。

      勤俭人家的孩子深知浪费的可耻,也不贪,懂得适可而止,而且,我们只择叶不摘花,所以有庭院有篱笆的人基本不会训斥和驱赶我们。及至采了叶,拎着竹篮回到家里来,将叶倒在脸盆里,用铁皮吊桶从水井里打上水,倒进去,先清洗上面的浮尘。然后换水,约半脸盆,就用手揉搓,一直揉,一直搓。及至绿色的滑滑的汁液出来,复又泡沫出现,遂把脸盆放在凳子上。得空解开马尾辫,埋头,把头发放进去,浸湿,用手轻轻揉搓头发,按摩头皮,如此反复,直至过瘾为止。再用热水一次次冲洗,直至觉得彻底顺滑干净为止。最后用木梳梳直,找个通风向阳的地方边玩边风干。

      我素来不知道它的学名,在师范念书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叫“网月篱的回忆”,刊登在当时的文苑报上(我们读师范的时候人手一份,不知道后来办到什么时候,也不知现在还有没有类似的刊物?)。这引起一位乐清师范的文友的好奇,当时两人还互通过一段时间的书信,互相寄过照片(这种形式在那个年代颇为流行,类似于如今的网友)。前天带小女儿去鸣山玩,刚好路边邂逅,几十年未见,至今还脱口而出网月篱,同事飞纠正说木槿。

      “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夏将至,木槿花将开。诗经云“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这木槿恰如尘世芸芸寻常女子,既不名贵也不娇气,朝开暮落,不卑不亢,芳华难弃。她不像空谷幽兰隐于世,不像牡丹雍容华贵,也不同一娇艳带刺的玫瑰,美则美矣,也没有架子和距离。寻常可见,也不刻意媚俗。这世间有多少清雅的女子,默默过着寻常的日子!

      当时在家乡,每年六月初六有洗头的习俗,后来传统的东西渐渐淡了,六月六洗头的仪式也基本不再有了。记得那时,我们很隆重地对待这个节日,那天,我们都早早地采摘了网月篱,清洗好揉搓好,等母亲给我们洗头。平日忙于农活和家务的母亲也总会抽出时间来,在有清风拂过的过道为我们洗头。也不知是那时候洗护用品绿色环保还是这仪式真能感动神明,反正年少的时候,我的头发又黑又密,几乎所有的人都夸赞,甚至老师们也喜欢捏捏我的马尾感叹头发真好!可我那时候总嫌弃头发太多,羡慕人家细细软软的头发。现如今年岁逐长,头发掉得厉害,每天梳头或洗头的时候,不敢直视梳子、地面和水盆里那一撮一撮的长发。甚至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想剪刘海,可是摸摸自己稀疏的发尾,只得将这念想扼杀在摇篮。

      “半夏生,木槿荣”,这个不惑的女子,想起了年少的时光,篱前,缅怀那逝去的芳华。曾经有一个姑娘,她有一头乌黑浓密的长发!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曾经,你是这样的女子吗?

网月篱 网月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网月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sq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