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教育,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作者: 4dbf8fbfffac | 来源:发表于2018-07-14 23:57 被阅读125次

        为人父母之后,我最大的困扰是如何教育我的孩子,或者说是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受到成功的教育。其实关于孩子的教育,在很久之前就是我和老公特别热衷讨论的问题。只不过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我们的种种观点都只是纸上谈兵。而随着宝宝的出生,这些问题日渐明朗,这也得益于身边种种前车之鉴。

        我曾在学校里工作过一阵子,作为老手,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我和老公会经常探讨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得出一致的结论,“问题学生”的背后必有“问题家长”。

        记得我曾经的一名女学生小Y,学习成绩不出众,心态也很消极。她总在自己的周记里写满对这个世界的怨恨。小Y的父母为谋生计都在外省打工,将年幼的小Y和弟弟都留给老家的奶奶照顾。随着小Y年纪增长,奶奶只能提供日常生活的照料而无法解决小Y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只得把小Y交给她的姑妈接管。小Y的姑妈于是安排小Y和她的表弟(姑妈的儿子)一同上学。小Y的姑妈虽然是个老师,却从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对小Y也极其没有耐心。每次家长会结束后,小Y的姑妈都十分关切自己儿子的学习近况,对小Y的情况不闻不问。有一段时间,因为小Y在学习上存在一系列问题。我试图与其姑妈认真讨论并共同想出一些解决办法,然而这位姑妈始终把“教育学生是老师的责任”挂在嘴边,根本无法沟通。

        我转而联系小Y的家长,远在他乡的小Y的父亲,其实十分关心儿女的成长,接到我的电话都显得十分激动。但是父亲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始终是“我努力赚钱就是为了送她去好学校接受好的教育”。那时的我初出茅庐,又没有孩子,十分不赞同他的这种观念。我认为,孩子的教育是需要付出很多时间与精力,同样也是需要时机的。也许你在努力挣钱的时候,就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而错过之后,无论将来你能够赚多少钱,给孩子提供怎样的物质条件,都无法弥补那些缺失的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女孩。像小Y这样成绩不理想的女孩,中考失利之后无法进入理想的高中继续学习,那就只能去一个职业学校读几年书。等到成年之后(也许都等不到),她们就会出去打工谋生,或者结婚生子。我不知道,这是否是这位父亲期待的孩子的未来。

        在中国社会,一个人的学识与见识其实是基本对等。不排除很多人虽然学识不高依然极富远见,但大部分有远见的人或多或少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而我们究竟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就决定着我们应该给他什么样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其实和我们做什么工作、挣多少钱、有多少权利没有太大关系,反而和我们的见识密切相关。

        我的一个朋友W,在中国最大的教育机构新某方做中学老师。一次W偶然和我们夫妻闲聊时,说:“如果你们将来没有打算把孩子送出国的念头,等你们的孩子到了高中,势必要补课。如果需要补课,你需要……”“你们的孩子怎么说也得是个一本毕业的大学生吧……”我们理解W是好心提前给我预习如何帮助孩子在高考当中轻松制胜,考取理想的大学。但我和老公十分默契地回答他说:“我们从来没有期待我们的孩子读一所什么样的大学,需要用高考成绩来证明自己。只要我们的孩子,有自己的爱好,能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就好。哪怕他从未读过大学。”W听了之后有些错愕,他所接触过的家长中,似乎没有如我们一般开明的父母。自然,我们这样的父母,可能永远都不会把孩子应该受到的教育寄托于补课和读名校。

        而我的一个朋友小L,孩子即将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她四处打听能否找到关系,把孩子送入本地一所名气很大的中学,并且坚持认为孩子只要能去到这所学校,将来势必能考上不错的大学。在日常生活中,小L夫妻俩都以工作繁忙而逃避对孩子的教育,自己的工作业绩优异,对孩子的很多不良习惯和行为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觉得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就能够受到好的教育。我多次因为他的孩子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她探讨,但她总是避重就轻地几句话略过。我曾想,无论小L夫妻的工作能给他们带来多少成就,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却永远是失败的。而老公却觉得,评判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的成功与否,其实并非看孩子的未来生活,更应该看父母对孩子的预设。如果父母本就预设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一个胸无大志碌碌无为的普通青年,那么多年后当这个孩子真的过上了父母预设的生活,那么这样的教育就能够算成功的。反之,如果父母预期自己的孩子能够读名校、去华尔街工作,而孩子却成为了一名庸庸碌碌的普通职员,也许这才是父母教育失败的结果。

    扬州何园何家家训

        去年国庆,我们游玩了扬州何园。何园主人何芷舠在一百多年前就留下家训,子孙后代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未来。适宜读书者,应该奋发向上,勤勉好学;不适宜读书者,也毋需把时间浪费在孔孟之道上,尽早发掘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培养一技之长。这样的见识,在当时的社会实属难得,这也是为何何家的后代人才辈出,先后出现过祖孙翰林兄弟博士姐妹院士,优秀得令人惊叹。

        因此,成功的教育,未必是对孩子许下“高学历、高收入”的期待并以此为目标去培养,但绝不只是“只要你快乐健康就好”的无目的散养。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愿你看尽千帆,回来仍是少年”;愿你在浮生如梦中,清醒地做喜欢的事,过理想的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教育,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uu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