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尧 互联网数据分析师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类似的感受:
明明不想打游戏,可即便没有朋友一起开黑,还是忍不住来两把;
明明没有想看的电影和电视剧,可还是会被一些不知所谓的综艺节目逗得哈哈大笑;
明明各种装备都已齐全,可仍会被一条电商推送吸引过去逛逛逛和买买买;
明明知道朋友圈里大多都是秀旅行秀恩爱秀自拍、馊鸡汤求赞文烂广告,可还是会手痒点开刷刷刷、点赞转发或吐槽。
以上,反正我有,而且阶段性常有。
比如上上周,用四个工作日的时间看完了《人民的名义》,每天的睡眠时间被压缩到不超过4小时;
比如上周,重拾已卸载的王者荣耀,一周厮杀的时间超过18小时;
诸如此类,不计其数……
为什么会说“阶段性有”呢?一会后面细说。
言归正传,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关于时间统计法的书籍:《奇特的一生》。
这本书的主人翁——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下称柳比歇夫)一生的成就巨大。比如:
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被广为翻译出版。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500多印张。500印张,相当于12500页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柳比歇夫的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
究竟是什么让柳比歇夫一生干那么多事,产生那么多思想?本书作者格拉宁,通过研究大量柳比歇夫的日记和文档,才发现了秘密所在。
1. 给生活定框框:明确做事的目标
柳比歇夫二十多岁刚开始从事工作那会儿,便提出了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尽管在当时,旁人对他的想法颇为冷淡和不以为然,但丝毫没有影响年轻的柳比歇夫,书中如此评价他:
“他的一生是生气勃勃、和谐协调的。他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既定目标,在他的生活中是起了重大作用的。他一生始终忠于他青年时代的选择,忠于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他自己认为是幸福的;而且在旁人的眼里,他的生活由于目标明确,也是令人羡慕的。”
明确目标,这点真的很重要很有效,甚至一度成为我早起晚睡的动力源头。
比如去年12月,记得那会儿工作特别忙,一度每周工作60小时以上。但当时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每天锻炼半小时+月读十本书。所以即使有时候凌晨才下班回家,我也会马不停蹄地练会keep,早晨六点准时起床看书。可能跟锻炼后体质增强有关,即使睡得少也不觉疲惫,而且一想到每天可以做那么多事情,顿觉成就感爆棚。
其实应该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感受——高考。
记得高三那一年,几乎每天都在熟睡中被妈妈叫醒,半睡半醒地洗漱、出门,课间也忍不住打瞌睡;每天有那么多的课、习题、考试;每周只休息一天,当天还要上晚自习……现在想想也是蛮不可思议的,倒不是说当初有多么伟大的梦想支撑着,但确实有个目标在那里,有时候看着考试成绩,总觉得够一够或许就达到了,再坚持坚持呗。
再来看看没有目标的结果,还记得文章开头,我前几周的辉煌战绩吗?
正所谓“堕落始于迷茫”,那几周的感觉真的像醉生梦死般,懒于早起、疏于学习、上班没劲、锻炼忘记……
我不断告诫自己“找点事做”,结果就变成了游戏看剧网购微信,尽管每次事后都有种“正事儿没干”的愧疚感。
2. 事无巨细均有记:记账般统计时间的每一笔开销
有了奋斗目标,让柳比歇夫实现高效和高产的方法就是——时间开销日记,或者说,以“事件·时间日志”形式的时间记录。以书中摘录的日志为例: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7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3小时15分。鉴定袋蛾——20分钟(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0分;列夫·托尔斯泰《塞瓦斯托波尔故事》——1小时25分。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8日。
分类昆虫学:鉴定袋蛾,结束——2小时20分。开始写关于袋蛾的报告——1小时5分(1.0)。
附加工作: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6页——3小时20分(0.5)。
路途往返——0.5。
休息——剃胡子。《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5分,《消息报》——10分,《文学报》——20分;阿·托尔斯泰的《吸血鬼》,66页——1小时30分。听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沙皇的未婚妻》。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45分。
可能你会觉得,“太麻烦了,还要随时想着去记录,有这么多时间记日志我都能多干几件事了”。我只能说,这个方法可能确实不适用于所有人,但那些说“记日志有多花时间”的人,要么是没记过臆想出来的,要么就是方法不对——流水账可以模板化、而且没人让你一定还要用纸笔记……
这样做的好处和用处是什么?
有因可寻和有据可依。
比如书中写到:
他(柳比歇夫)完成计划的精确程度,每每使我惊诧不已。有时自然也有预计不到的情况。1938年的年度总结中,柳比歇夫写道,第一类工作没有完成,差28%:“主要的原因是奥丽雅和瓦丽雅病了,结果同人们打交道多了。”(有因可寻)
他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地消失不见,不会消亡;它变成了什么,总能查得出来。由于做了统计,他获得了时间,这是最实在的收获。(有据可依)
文章开头我写到的“阶段性有”,为啥是阶段性的呢?因为有时候这种感觉就没了,而且是一丁点儿都不剩。
比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养成了记录时间开销的习惯,以下是某一周截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工作量较大(工作日日均12小时)的情况下,我还保持着差不多每天6.5小时睡眠,4小时阅读,1小时写作的状态,另外还有时间健身、游戏(娱乐)、看电影、推拿和家务。
至于说这么做有什么用?
第一,知道“时间都去哪了”,你才有可能合理地分配它。比如我和另一个不做记录的人,同样面对“一周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这一问题,想必我更有话语权。这就如同数据分析的前提是先有数一样,没有,压根到不了下一步。
第二,有了前期,你才能琢磨如何改进。假设你对上周的时间安排不满意,或者这周根据实际情况要做些调整,该怎么办?
两个办法:抓重点和调资源。
“抓重点”,就是指你要清楚“占大头的时间用来做什么了”,这样你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调整;
调整的方式就是“调资源”,抽调其他资源过来,或者抽调该资源做其他事儿。
比如我这周突然生病了,睡眠的时间要增加,但是工作还是那么多,那我就很清楚,最好的方法就是其他项不变,减少阅读的时间。因为除了工作和睡眠,占比最大的就是阅读。
当然,我的时间记录发比起柳比歇夫事无巨细的“事件·时间日志”法,还差很多。
一来差在事件粒度不够小,二来差在“事无巨细”。
作者也一度困惑于为什么日志记录要如此详细,后来才明白:
要采用这种方法,必须知道一切有效事件,洞察时间中一切曲里拐弯的地方和空白点。这个方法不承认有什么不能利用的时间。所有的时间一视同仁,一样宝贵。对于人,不应当有什么坏的、无用的、多余的时间。也没有休息的时间。所谓休息,是两种工作的交替,就像是正确的田间轮作制。
对所有时间一视同仁,正视一切使用时间的行为,深以为然。
3. 行动必反馈:月小结、年大结
有目标,做记录,这还不算完,更厉害的在后面——月度小结和年度总结。
柳比歇夫的总结是什么样的?书中写道:
年度总结是篇幅浩瀚的报表,整整有一本。什么都有记录。以1938年为例:多少时间用于生态学、昆虫学、组织工作、动物研究所、基塔耶沃的水果研究所;多少时间用于同人打交道、路途往返、家务。
……1966年,第一类工作共计1906小时,原计划为1900小时。与1965年相比,增加27小时。平均每日5.22小时,即5小时13分。
每天有5小时13分钟搞纯学术工作,天天如此。整整一年没有休假,没有节假日!
……在其他项内,列入没有看完的书留下的尾巴——欠下的债。
……欠债的账单每年重复一次,债务没有减少。
我们常常念叨总结,可是什么样的总结能比得上有时间、有成果的总结有说服力!正如作者所说,“我头一次发现,一年原来有那么大的容量”。
不得不说,总结这一点给我很大启发。
我们往往习惯于将自己置身在“做”当中,我们听课、看书、记笔记,误以为这种不假思索地行动就是成长,殊不知与思考的分离便是最大的折扣。
回想自己过往的种种行为,也常常觉得“量”可以“取胜”,却忽略了缺少“血和肉”的量,即使再多,也毫无生气。
定目标、做记录、有总结,关于时间统计法的《奇特的一生》,分享给你。
等一下,是不是以为一篇读书笔记的文章已经结束了?
当然不是!
本着践行的态度,我将用接下来的四天时间,亲身实践“事件·时间日志”法,并和大家分享其中感悟和收获,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