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K65 《中国基层协商》P.18-29

K65 《中国基层协商》P.18-29

作者: 不如与桑 | 来源:发表于2019-08-27 20:25 被阅读0次

    推进基层协商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要求。这些原则和要求,即是长期实践的总结 也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首先,必须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基层协商中,党的作用是创建平台。这需要强化基层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基层党委必须认识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基层党委、政府的经常性工作,必须切实负起应付的责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需要解决基层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效性。

    从各地实践来看 ,统战部门、人大、政府等都可能成为基层协商的牵头部门。这需要理顺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并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领导责任制、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的牵头落实部门 建立协调联系机制。基层协商也是基层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需要上一级政党机关给予必要的政策、理论、人事、财政等方面的支持。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也离不开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配合。

    其次,基层协商需要搭建良好的制度平台。基层积压了大量的矛盾和冲突,由此也发生了很多群体性事件,要减缓矛盾和冲突,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利益表达和诉求的平台。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基层协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良好发制度平台 将能使基层能够真正的反映民主的真谛。

    然后,基层协商的长远任务是建立利益表达机制和利益诉求机制。其内容包括一是通过国家立法、司法解释、依法保障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权利。二是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地培育社会组织,拓展社会组织发展空间 改善社会组织生存环境。三是采取有效方式增强基层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提高其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保障公民权利,推进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是推进基层民主,健全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机制的基本内容 因而是推进基层协商的长期奋斗目标。

    最后,基层协商民主的操作机制内容。基层协商的操作机制为协商代表的产生、协商议题的设置、协商议事规则、程序建设、结果反馈五个方面。

    ①协商代表产生包括有推选制、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随机制、平均代表制等。协商代表关系着群众的利益,人格品质、文化素养、理性程度等都会影响到协商主体代表性。

    ②协商议题设置。协商议题,决定了人们参与协商的内容与范围,内容和范围又决定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广度和深度。需要通过相关规定,确定哪些无须协商,哪些要公开协商 从而保证人们对公共事物协商的广泛参与。

    ③协商议事规则。协商规则应该包含协商议事的若干要素。

    ④程序建设。程序建设是基层协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有制度建设情况看 程序性制度严重缺乏。要对协商议题的提出和确定、协商活动的安排和准备、协商活动的进行、协商意见的处理和反馈等基本程序作出具体规定。

    ⑤结果的反馈。为避免流于形式,需要对协商过程中的意见进行必要的反馈和回应,才能保证民主协商的持续性。

    另外,根据我一个月看的文献来看,其他的机制还应该有落实机制、责任机制、资源保障机制、信息沟通机制、主持人制度、台帐机制等。从各个地方的实践样本可以看出,机制越是完善,协商民主的有效性越好!

    2019.8.2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K65 《中国基层协商》P.18-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uy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