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华为用自己的实际经历诠释了这句话。
如果说《华为为什么能》阐释了华为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成长为世界级企业的历程,那么《华为的意志》直接揭示了华为凭什么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成长为世界级企业的核心本质。
《华为的意志》作者鲁青虎,在华为任职13年,在企业顶层设计、思想构建、文化建设、战略管理、领导力培养等方面有相当的研究,在华为多媒体事业部、运营商解决方案部等任负责人一职,对华为的发展有相当的了解。其从“意志”角度解读华为,解决任正非的经营哲学,可谓是独树一帜,同时也为众多致力于牵引企业走更远的路的企业管理者指引了一条发展之路。
鲁青虎用其在华为公司13年的亲身经历,一一道出了华为成功的秘诀——意志、思想、能力、工具和成就,五个环节组成的闭环循环,是华为得以健康、快速发展的经营逻辑和意志驱动。
一、意志
如果"意志"这个词不好理解,换一种说法来解释,可以相当于"初心"、"动力",有了这些,一人才会有干劲。
任正非做企业注重技术,对于一个科技公司来说,技术就相当于产品,技术过硬,就相当于产品品质好,在产品品质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其余一切的营销方法才会是锦上添上。
但是在此之外,任正非更在乎一个人的“意志”。考核一个干部,看重的就是他的奋斗意志,他的干劲,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就无法带兵。
或许华为最近最受人关注的就是“孟晚舟事件”。孟晚舟被无故拘留三年,曾有人问她,这三年是怎么挺过来的,孟回答:是信念。这个“信念”就是华为人的意志,是不服输,奋力拼搏、进取的意志,是做企业的人应该贯穿始终的风范。
二、思想
华为在经营逻辑上,有一套贯穿始终的思维——哲学思维。这是华为能够快速发展的根本。很多公司或企业都在运用哲学思维,大部分处于三种状态之中:
第一,盲目行动,很少思维;
第二,只有思维,没有行动;
第三,既能思维,也能行动。
前面两种情况,都导致企业无法很好的成事。而第三种情况,即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任正非创业过程,其实就是“知行合一”的呈现,他用自律约束自己,主动稀释股份让利员工,喝可乐自己掏钱,被内部审计出不合规费用自觉接受处罚,在食堂同员工一起排队吃饭等,任正非不仅会说,而且躬身前行,由此影响着身边的人,使得“实干”成为华为人的重要思维模式,也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华为人苦干、实干的事例并不少见
三、能力
说到能力,其实华为最让人佩服的一项能力,是领导力,领导力归根到底其实是一种影响力。一个人也好,一个企业也好,能将自己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必定是能成事的,而华为就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点。
但是如何能更好的体现影响力?可以说华为将此看得很通透,就是跟“立德、立功、立言”密切相关。如何能实现“立德、立功、立言”?又回到了华为的“实干”精神。更多的了解华为,会发现华为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并且是良性的循环。
任正非将一个注册资金仅2.1万的小微企业,做成一个世界级知名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任正非多次发表自己观点的文章,并且一直践行“财散人聚”的道义之举,由此形成的影响力,可谓非同一般。
但是这样的能力并非任正非与身俱来的,而是在做企业的过程中,慢慢磨练和积累起来的。从中也可以看出做企业的另一项重要能力——执行力,即华为的实干精神。正是这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成就了如今的华为。
而今的华为已经是世界的焦点,也引来了众多企业及个人向其学习。于个人而言,华为的成功或许可以简略的归纳为几点:
第一,任正非的敢为;
第二,任正非一直用哲学思维作为经营华为的底层逻辑;
第三,实践经验和经营思维的合一,即所谓的知行合一;
第四,放权,给予领导者能力,同时也赋予其责任,并且用与之匹配的经营工具,让每一个环节的人,能在做事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第五,企业文化,企业精神。
这所有看似宽泛的内容,凝练成一句话:华为的意志,也即华为的精神。其实也是真正想要创业,真正想要做好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意志和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