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坝印象

作者: 梦想2050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06:04 被阅读258次
河坝印象

在中国的西南方,有一条从青藏高原流过来的江,这条江的名字叫雅砻江。

雅砻江穿梭于高山峡谷之间,一泻千里,在一个名叫洼里的地方受山势阻挡突然急转弯,由正南转而向北,流经数百公里后在女儿洼转而向东,由稗子田再转而向南,呈马蹄状奔流而来。

在马蹄状的正中,座落着一个名叫张家河坝的村庄。村子里住着一百多户人家。这一百多户人家有汉族,有彝族,也有藏族,三种民族世代友好地居住在一起。

起先张家河坝居住的全是汉族,而且以张姓人家居多,杂姓仅有几户彭姓和付姓的人家。

那时,藏族和彝族人大都还住在锦屏山和牦牛山上。后来张家河坝突然通了公路,办起了学校,有条件的藏族和彝族人看上了张家河坝便利的交通和教学条件,便想方设法在张家河坝购置了房产,举家搬下山来居住,形成了今天这样的格局。

张家河坝地处雅砻江东岸,四面环山,东西走向一公里,南北走向两公里,东边是老鹰崖,西边隔雅砻江与锦屏山相望,北面是萝卜丝,南边是鱼洞河,地势自东向西呈梯形状缓慢向雅砻江畔延伸。

老鹰崖的下方,有一条名叫花椒坪的小沟,沟里河水四季常流。老鹰崖的对面,有一条名叫海子沟的沟,海子沟的河水四季分明,冬春干涸,夏秋暴涨。

两条沟,在一个叫韩家山的山嘴前汇合,卷起无数的沙石尘土,然后自东向西浩浩荡荡地奔入雅砻江。

海子沟与花椒坪沟交汇处的两岸有广阔的土地。每到夏天,地里的包谷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边,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十几斤重的南瓜挂在瓜藤上,瓜叶无法遮住肥胖的南瓜,长长的四季豆拥在一起吊在豆茎上,着实惹人喜爱。

张家河坝的人,一年只种一季庄稼。他们大多都把时间花在依公路而建的街面上,有的办饭馆,有的开理发店,有的卖五金杂货,也有的办旅馆。

这些年来,张家河坝的人似乎都发了,鸟枪换大炮,家家户户修起了楼房。

如今再到张家河坝,再也看不见过去那些低矮的茅草房,高楼大厦随处可见,这也是河坝人沐浴改革开放春风四十年获得的幸福生活。

相关文章

  • 河坝印象

    在中国的西南方,有一条从青藏高原流过来的江,这条江的名字叫雅砻江。 雅砻江穿梭于高山峡谷之间,一泻千里,在一个名叫...

  • 【乡土】55河坝

    河坝是开挖人工河堆起来的坝子。 对于河坝最初的印象,始于干河工的父母,以为他们当时干河工就是在那里...

  • 阴河坝

    田埂两边开满胡豆花,那些蓝紫色的花不管不顾的开着,挤得要死,只留出一只军胶鞋的宽度让人通过。傍晚退凉的时候...

  • 河坝街

    坐落在甘凉交界处的河坝街,老一点的人大多是些目不识丁、老实巴交的农民。上溯三代,他们还是住在大山深处的河坝街,抬头...

  • 西河坝

    出村的路,有很多条,走的最多的是大桥路。大桥路平坦可以过车,又可以直接进入枣滕柏油公路,它是进村出村的要道。 自从...

  • 渭水河坝

    春暖坝水蓝, 放眼望, 三桥纵横, 浮水上。 小舟过河丘, 野鸭惊, 激起数层水花, 略过高楼, 引得三岸游人瞧。...

  • 拦河坝

    听爸爸说拦河坝修建于七十年代 许多成分差的妇女也被征召而来 相帮着男人们堆砌着一块块巨石 人们打算把流经村庄的李银...

  • 河坝慢步

    牵着狗儿,慢步走在河坝的石子路上,看着脚下的野花和空中飞过的小鸟,让淅淅沥沥的小雨,不停滴在脸庞上。 劲风吹的很急...

  • 拦河坝

    老家很偏僻,是一个小山村,从我老家往镇上、县里、市里、省里去,必须在离家五六公里的地方跨过蒸水河。 小时候,听大人...

  • 作为共产党人的信仰

    《建军大业》中印象深刻的战争场面,由朱德领导的三河坝战役。 八一起义军主动撤离南昌,南下广州,目的是“先得潮汕,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河坝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xo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