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期最烦鲁迅
说到鲁迅先生,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背诵: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知道他是一个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的奉献者,知道他是把文字当匕首投进国名党反动派心脏的斗士,知道他和郭沫若、梁实秋、在学生时代我是最烦先生的,对他的作品被选入课本之多感到疑惑:错字连篇,语句不通,有些话像是和人在捉迷藏,不知所云。什么呀!中学语文课居然每册书都要选上一篇,散文,杂文,小说,篇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辟难。
浏览作品疑云窦生
但是,牛皮不是吹的,三大家的头衔不是随便给的,先生到底何德何能,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那么高的地位?
浏览先生作品后,我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高超的作家,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那个少年英雄闰土,西瓜地上的拿叉刺猹的小英雄,在官兵匪税几座大山的重压下成成为一个木讷寡言,敬奉神佛,愁苦无奈的木偶人;经典落魄文人老夫子孔乙己先生“窃书不算偷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的强词夺理被大家所引用;二流子阿Q,用老子打儿子进行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他的影子;寿镜吾老先生读书时头拗过来拗过去沉醉模样定格“最美读书人”形象榜,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这句话,也让我们会心一笑……
先生成就自不必多说,可是,越看越困惑,先生发的朋友圈怎么就那么充满敌意呢?先生在他人眼中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先生为什么和那么多人发生矛盾呢?他骂过的人物名单如下:


再读朝花还说困惑
鲁迅先生骂了那么多人,可是,很多人只有招架之功,鲜有还口之力,《狗猫鼠》这篇文章就可见一斑,鲁迅先生骂梁实秋是“资本家的丧走狗,梁实秋也只说“狗不是仇猫的吗?”弱弱地反唇相讥罢了。后来鲁迅先生又写了一篇讨伐的文章,还要痛打落水狗。
当然,我对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放在七年级做名著阅读还是腹诽的,虽然这本书是鲁迅先生对童年时光,少年时代,青年时期某些片段的回忆。但是语言、背景无疑是阻挡学生了解鲁迅思想的拦路虎。特别是《狗猫鼠》这篇文章,没有一定的文史知识,不知道那个时期鲁迅先生和诸位文人之间的口水帐,根本不懂得很多文字他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而《朝花夕拾》却又是把最难懂的《狗猫鼠》放在首篇。不知道编者先生到底是怎么想的?对学生进行阅读的前期调查,也能发现,学生也怕周树人,他们说的话和我初中说的话一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细数朝花探秘先生
可是,人到中年,我却越来越佩服鲁迅先生。他的灼灼目光,既能从中华五千年甄别出孝文化里藏着的愚昧,也能从传统文化里看出可爱和善良,既对中国小人物的卑劣、可怜进行剖析,也能从国民的劣根性进行反思。既能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的落后,也能从国外的教育理念发现自己的错误之处。他的伟大还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振臂高呼,唤醒国民的沉沦和麻木不仁。讨论鲁迅先生的功过得失,我感觉自己还不够格。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语言乏味,自己的认识浅薄,自己的胆量不足,自己的勇气匮乏……
但是,带领七年级的学生走进《朝花夕拾》,通过捡拾朝花,耐心咀嚼文字,做到走进鲁迅,了解真实的鲁迅先生,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我们语文教师又责无旁贷。了解鲁迅先生的成长过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又不无裨益。
那么。我们可以从他的文章里看到怎样的鲁迅呢?得到怎样的精神营养呢?《狗猫鼠》中,我们看到一个知识丰富,幽默风趣,纵横捭阖,妙语连珠的辛辣嘲讽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我们看到一个充满童心,童趣,调皮可爱,顽皮捣蛋,聪颖好学,爱好绘画的好学生蜕变过程;从《无常》中我们看到一个充满辩思的鲁迅,他回忆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赞叹“无常”的爽直公正,充满人情味,而去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感叹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在《父亲的病》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揪心父亲的病,痛恨庸医害人的无奈少年,转而奋发图强,愿意振兴医学,救死扶伤的有责任心的少年。《琐记》中,懵懂少年,苦恼少年遭遇不良导师衍太太,童年时把她当做良友,成年后历数其恶毒行径,看清这个表面和善却居心叵测的人物,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性格的形成,对人性的质疑,对人心的险恶的揣测,对日后和他人的舌战应该有一定的影响。世态的炎凉,家族分家产的不厚道对于敏感自尊鲁迅的成长后性格中有愤世嫉俗,刻薄较真都有推波助澜的作用。《二十四孝图》中,我们看到一个善于思考,甄别吸收的智者,他用行为践行了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思想。《藤野先生》中,我们认识了一个出身弱国,怀揣强国梦的青年,面对同伴的荒唐鄙夷,面对他国少年鄙夷却又奋起反抗的行动者。面对好友范爱农,他们之间的误会,他们之间的友谊,也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的耿直和纯真。
真的,童年的鲁迅就是我们身边一个聪颖可爱,也曾调皮捣蛋的孩子。青年时期的鲁迅是忧国忧民的,成年后他的他虽然和不少人打了不少笔墨官司,但是,他对于社会的解剖和批判的精神,前瞻性的忧国忧民的精神,他不是一个完人,他不需要站在神坛上,但他却又是很多人包括他的敌对者都发自内心佩服的一个斗士。
让我们慢慢打开天眼,了解我们的民族魂。哪怕有些我们还不懂,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会深刻理解他的是一个严峻的思考者,一个冷静的解剖者,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复杂形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