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书推荐喜欢
武志红系列1|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多图请点)

武志红系列1|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多图请点)

作者: 注册营养师阿娟 | 来源:发表于2016-12-08 11:09 被阅读466次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著名心理学家,心理专栏作家武志红老师的畅销书《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书的名字很诱人,我们一生都在追求我们向往的温暖的爱,用爱来点亮我们自己。爱和自由意志是我们走出孤独的道路。今天先分享书中的第一part,关于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

    武志红《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

    我们在成长中会困惑,会痛苦,我们希望有人指引,我们希望有人点灯,我们也希望是自己做出选择和改变。“一切的自由、一切的真理和一切的意义都依赖于个人作出并予以实施的选择”——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

    《定律一:成为自己》
    定律一:成为自己

    我们渴望做自己,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武志红老师把这归为我们生命的头号矛盾。我们都在关系中成长,在关系中挣扎。关系所制造的迷雾淹没了我们,我们内心深处藏着太多别人的意志。为什么这么说,想想看,你们的学业是你自己选择的吗?你的工作,甚至你的伴侣,哪项选择里面没有别人的意志加入?当我们无法为自己做主,我们就感觉自己的真实存在被摧毁。什么是成为自己?当一个人为自己的一切作选择,为自己的一切选择担责任,那么他便是在做自己,便是在成为自己,便是自我实现。这些作选择带来的人生体验就是生命,就是生命力。哪怕选择的背后是欣喜、是挫折、是幸福、是痛苦,好过不能做自己。

    《定律二:我们天然有一个精神胚胎》
    定律二: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绝不是一张白纸,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藏着有心灵成长的密码。有时候看着身边的小宝宝们,会觉得他们无比聪明,心中明镜似的,他们展现出的生命活力就好像内心天然有个能量球。孩子每一个行为,其实都反应了精神胚胎发育的需求,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最关键的是,6岁前的经历就决定了精神胚胎发育的程度。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能到了充分的爱和意志的尊重,那么他会成长为一个具有良好感受能力,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追求自己独立判断和体验的个体,他便走在实现自我的路上。

    《定律三:关系胜于一起》
    定律三:关系胜于一切

    我们老说,情商比智商重要,情商决定我们的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可是,什么是情商?情商就是性格,就是人格,而人格是我们的内在关系的模式。新精神流派,现代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关系模式,即:“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内在父母是父母角色的内化,内在小孩是孩子自己一方角色的内化。这个关系模式在6岁前基本建立,是决定我们与他人、与社会、乃至于世界的相处模式。内在关系模式无比重要,而衡量这个关系质量的标准有两点:爱和自由。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自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发展,自我意志得到尊重,自己为自己选择。内心和谐,我们才有爱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的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是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的,既不出现一方强大,一方弱小,也不出现一方压制一方。爱是自爱和爱他人。“内在父母”爱“内在小孩”,我们就学会了自爱;“内在小孩”爱“内在父母”,我们就学会了爱他人。一个自卑,习惯压制自己感受的人,可能就是“内在父母”挑剔“内在小孩”,他没有学会爱自己;一个跋扈蛮横的人,可能就是“内在父母”过分溺爱,“内在小孩”过于强大。关系能塑造人,也容易伤人。父母与孩子要形式良好的关系需要太多因素:要有爱,要有自由,要关系平衡,还要关系稳定。

    《定律四:多一只心灵之眼,看破关系迷雾》
    定律四:多一只心灵之眼,看破关系的迷雾

    内在关系模式是我们与他人、与社会,乃至世界相处的基石。我们容易将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对方身上——一个人怎么对你,反映着他的内心;你怎么对一个人,反映着你的内心。我们也容易认同别人内在关系模式在我们身上的投射——一个人怎么对你,可能是被你教会的;你怎么对一个人,可能是被他教会的。投射和认同是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心理机制,也是我们内在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重要途径。人际关系中存在很多痛苦,例如你爱一个人,对一个人好,但是他就是不爱你,对你无动于衷,这时候,多一只心灵之眼,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跳出来,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你跟他们的互动游戏,你会发现,每一次互动都是一个心灵改变的机会,当然,也蕴含着风险,每一个互动都有可能将你的心灵拉入黑暗。在投射与认同的互动中,保持一只心灵之眼,看清关系迷雾。

    《定律五:幸与不幸,都是你自己实现的》
    定律五:幸与不幸,都是你自己实现的

    每个人都有一些想要改掉的毛病或者习惯,可是即便是自己想改,也往往难以改掉。为什么积习难改呢?并不仅仅是惰性或者习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控制感。我们惧怕的不是痛苦,我们惧怕的是无法预测的痛苦。假若痛苦能被我们看到,这种预料的痛苦就显得不那么可怕了。所以为了验证我们的预见能力,我们甚至会推动事情向预料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预言”。自我实现的预言,其实就是我们内在关系的对话,是我们童年时与重要亲人的关系中形成的一些结论性的东西。童年时我们是幸福的,长大后会延续这种幸福;童年时是悲惨苦难的,长大后会陷入这个轮回。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在这种强迫性的重复中,我们并非被动参与的,其实都是我们主动推进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重要性,恰恰在于告诉我们,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参与者,并非是外界强加,而是我们主动缔造了自己的命运。尽管它是相对稳定的,但也是可以改变的。

    《定律六:答案,就在你心中》
    定律六:答案,就在你心中

    我们渴望活出自己,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在于成为自己,但这个过程却是在关系中完成的。别人,是最大的外部力量。是我们关系迷雾的显性另一端。所以我们常常把焦点放在别人身上,期待他们的改变成就我们的自我。这往往必然注定要失败,因为意志的强加本来就是在摧毁存在,没有人愿意被抹去痕迹。我们的内心不改变,我们同样还是走在老路上。所以,要把焦点放在自己的内在关系上,学会审察,学会去正确的看清自己爱的缺失。不用责怪父母来逃避成长的责任。德国哲学家席勒说过:“命运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而是我们自身的一个组成部分,命运是我们如何运用洞悉力和爱的规律对事件作出反应”。

    六个定律解释了心灵成长所需要的认知,其实概括起来就是:我们渴望成为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觉察去认知内在关系中爱的缺失,我们要有勇气去选择和承担,这样我们才能走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

    武志红老师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心理学家。他关于中国人的精神分析对我还是相当有启发的。他的《成为自己》80集系列视频看完更是获益匪浅。李笑来老师说过,心理学这门学科里面藏有大量解决我们人生问题的钥匙。多一分人性了解,多一份生命敬畏。

                   图/文   编辑   小胖菌


    这是小胖菌思维导图的精进之地,也是思维导图死磕世界。这里我会经常分享我的思维导图作品,分享我的创作过程和感悟。传统思维导图清晰明了,创新思维导图有趣有料。喜欢本文欢迎点赞和打赏,也欢迎继续关注我,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志红系列1|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多图请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zj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