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五日(周六)午饭后,无事可干,坐着坐着,就有"眼皮打架、瞌睡上头"的感觉袭来。
和妻子说了,妻子就同意回家属院(自己家)。下楼去推车时,和妻说到正"充车电",妻就怪我说:"昨晚不是刚充过的吗"?
也是,才明白过来;那为什么,刚充过的车电,来这里时的路上,表现那么差劲儿,"看到只一格的电量"?……
骑车回家后,又找出自己的安全帽戴好,下三点,沿仲景大道→新华路,南拐至"崇学书屋"淘书。翻腾了一圈,没见到新晋的、有什么自己仲意的书,不自觉地注意了一下时间:"也没人催着赶着的,悠然地翻阅,好象大半天的时间划走了……"一看,也就是下四点多。
这次,拿到了二本书。
福建教育出版社,温祖荫著的《外国著名长诗介绍与欣赏》,1985年6月第一次印刷,32开本305页。(虽然,介绍的是荷马、但丁、弥尔顿、拜仑、雪菜、歌德、海涅、普希金等,我脑中,仍固有《外国文学史》的第一感觉。因此,这应该是第三次在这里拿起她来,而没有再放手的表示了吧?)
书的编写体例是,每首长诗,先有《故事介绍》,再跟《欣赏》,计两个部分组成。如但丁的《神曲》,占用篇幅p41一p62;弥尔顿的《失乐园》,p63一p81……
第二本是天津人民出版社版,蔡崇达著的《皮囊》。2017年5月第47次印刷,32开本264页。印数1690001---1770000。
哈哈,即时(也就是现在,做书的简介时),才注意到这本书的"印数",竟然达一百七十万之多!(如果一本书进账1元的话,那作者,也该狂收一百七十多万元了!)
但我翻到此书,没去注意她的印数。
我注意到的是:《编者按》说,"好的文字,往往带给人两种感受,一口气读完或者舍不得读完。"(怎么回事儿?这里却有韩寒的按语)
李敬泽序说:"我不能肯定这本书是什么,我甚至不能肯定它是小说还是自传……文学没那么重要,比起生话、比起皮囊、比起心,文学是轻的"。
也许,我是、仍然沉浸在对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的阅读意境中,没有走出来。因此,我才拿起了蔡崇达的《皮囊》,不曾放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