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展示的是,刚刚拿到手、新崭崭、板正正、飘散着油墨馨香的《掬红一叶》。她由南阳市红楼梦研究会主办,是2017年《晴雯》剧本研讨会专集。(大32开本,182页)。
高兴的是,我的文字《喜闻乐见读<晴雯>》,得以入选。
就想到立刻告诉关注我的亲友们,同我一起分享这点小小的快乐。
愿大家心情好,继续支持我!
我想说:没有什么能力可以对亲友,常常报以关爱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哪怕是小小的正能量发挥,让你能够感受到——我在这里,我在干着什么。
泰戈尔说过:“世界以苦痛待我,我将报之以喜悦”
我这样子,是为了你,也是为了自己!
喜闻乐见话《晴雯》
文/李宗亮
读罢李成军老师的六场戏曲剧作《晴雯》,喜不自胜。这里,我不揣浅陋,就想把自己的心得,不管好歹,一股脑的说与方家听听。讲的不对或者言语不周详的地方,请老师谅解。
且说阅读《晴雯》的感受,一个字,爽;二个字,痛快。通俗的说,就是李成军老师的六场戏曲,创造出了“喜闻乐见”的古典人物形象。
剧作一开始,晴雯手捧“芙蓉花”,人面鲜花相映红,其喜洋洋登场来。“芙蓉花”自况晴雯,活用诗经三百首的“比兴”手法;也是《红楼梦》太虚幻境中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的花赞。
思量着,换我来,演绎晴雯的出场,可能会让她呆萌萌误入荣国府,凭借小聪明、俏模样,一步步接近宝二爷,恃娇居宠到傲人傲物,分不清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来。
李成军老师深悟“红楼三昧”,立意新异,就有了“晴雯抛扇”的戏剧情节。
请看,《掬红一叶》本《晴雯》,第174页倒数第四行:
“袭人说:‘晴雯快将匣子里老爷赏给二爷的南海名扇取来。’
晴雯旋即返还,将扇子抛给宝玉:‘二爷接扇。’贾宝玉未接到,扇子落地。扇骨跌折,众皆惊。”
看到这里,不禁会使观众寻思,平时在怡红院里,二人是怎么样你来我往的。观众会自己心内问一声:晴雯为什么要抛扇子?也许他们之间,已经练习了无数遍,贾宝玉应该会十拿九稳接得到扇子的吧?
李成军老师活用经典原著文字为戏曲语言,文字晓畅,再现人物性格情貌。试举几例赏析:
1.贾宝玉气的哆嗦,“你你……你不用急,我平时如何善待你们,你竟说出这些无情无义的话;你不用忙,将来自有散的日子……”(李成军老师文字)
而《红楼梦》文字很简单:(宝玉听了这些话,气的浑身乱战,因说道:“你不用忙,将来有散的日子!”)
初读《晴雯》,就想到,“……急……忙”句式,好新颖!竟不知,是老师的艺术再创造。
2.第190页,麝月对晴雯:“其实你这回得病是老天的报应,谁叫你半夜起来不披衣裳,吓唬我受了风寒。”
第191页第7行,“麝月(拍手大笑)哈哈哈,不愧,这才是报应呐!”
说晴雯得病“不亏”,读来,有我们南阳方言之味。形象的写出了晴雯的小女子娇俏调皮模样。
当然,拜读李成军老师的《晴雯》,不得不令我们,重回头,深入钻研《红楼梦》原著,却读出深一层的“红学”意蕴。
1.请看:
“晴雯怒气爆发,上前猛抽芳官一个响亮的耳光。
芳官上前拦着晴雯,跪地。”(见《晴雯》第183页)
两个“上前”有突兀之感;且“拦着”晴雯,到底晴雯打到芳官没有?
似应是“芳官也不躲避。竟趋近晴雯,扑通一声跪在晴雯脚下。”
2.又如《晴雯》第194页倒数第4行。“麝月换盏明灯,芳官向火盆添碳。”
检索至《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有:“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
就觉得,贾宝玉房里用的炭,必是上等的“银霜炭”吧。
银霜炭,一种优质木炭,又名银骨炭。徐珂《清稗类钞·物品·银骨炭》里记载“银骨炭出近京之西山窰,其炭白霜,无烟,难燃,不易熄,内务府掌之以供御用。选其尤佳者贮盆令满,复以灰糁其隙处,上用铜丝罩爇之,足支一昼夜。入此室处,温暖如春。”
李成军老师剧本中,“彻夜陪伴、换盏、添炭”,足见宝玉对晴雯的关怀爱怜。
李成军老师的六场戏曲剧作《晴雯》,把晴雯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鲜明重彩一笔,丫鬟晴雯霎时鲜活明亮起来。
这源于老师熟谙原著并高于原著、几欲乱真的艺术功底。《晴雯》中的晴雯与《红楼梦》中的晴雯孰真孰假,已不重要。透过《晴雯》,我们认识了一位可歌可泣,为追求平等真挚的爱情理想,甘愿抛却生命不顾的俏丫鬟晴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