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26601/f1dcd3abadd28938.jpg)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思是:不同的读者因为生活经历、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等等的不同,对同一个艺术形象会有不同的解读。
花了一个多月的碎片时间看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
我的收获三点
✔ 一个人屈服命运就不会被命运偏爱。
✔ 一个好汉至少要三个帮,一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可能成长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26601/a75697092ac4fd3d.jpg)
✔ 迎难而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印象深刻的五个亮点
她的梦想是考哈佛大学,通过努力她完成了五次跨越。
①莎莉文老师到她的身边,通过感知的方法,让她知道 世界上还有字这种东西。
②莎莉文老师陪伴她,到珀金斯盲人学校学习,交到了更多的朋友,发现了“同类”的存在。
在这期间他终于可以开嗓说话了。
③莎莉文老师陪伴她,去赫玛森聋哑学校上学,学了更专业的唇语、语音表达能力,学了数学、自然、地理、法语和德语。
④莎莉文老师陪伴她,进入了剑桥女子中学读书,为迈入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做准备。
在这一年里她学了英国史、英国文学、拉丁语、德语、数学、拉丁语作文和其他一些科目。
期间还准备上哈佛大学入学考试,他参加了初级英语、高级英语、德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还有罗马历史。
优秀如她一共9个小时考试,她每门都及格,甚至德语和英语还得了优。
⑤进入了哈佛大学后的第二年,她开始学除了之前的课程以外,还有物理、代数、几何、天文、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学习。
看她如何克服困难?
在学习上,她无法像正常的学生一样听课做笔记。
只能由莎莉文老师将所讲的内容写在手上,课下再通过盲人打字机复习课程。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她需要付出几百倍的努力,经过几年,她终于通过所有的考试敲开了哈佛的大门。
写到最后
看完海伦凯勒,逆袭的故事,我深感愧疚,读书的时候吧,总觉得是为父母读书,从来没想过读书是为了自己。
真到社会后,才发现没有读书的人生很多东西你是体悟不到的,甚至想用一个非常棒的词语都使用不出来。
认知局限、眼界狭小,在知道要用写作来积累自己的能量之前,从来不知道自己应该要反思。
反思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在反思,以后要去行动。
现在,哪怕文章写的不够好,不够标准,这些都没关系。
首先要去做、不断的去做、不断的积累,才会有更好的美文出现。
今天在给顾客变美中,分享了海伦凯勒的故事,我很喜欢这种分享的快乐。
一个月阅读碎片时间,浓缩到半小时,就可以把一本书讲完,曾经有想过可以跟樊登老师一样去做讲书。
这是我梦中的想法,不论未来是怎么样的,想自己变好。
首先,就是要把自己看的书,对生活的感悟,先要写得出来,表达的出来才有用。
至于以后,知识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自己还没作品之前想那么多没啥用。
海伦凯勒是位盲人,可以在艰苦的学习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
相信不放弃的我们,在坚持写作、阅读路上的所有人都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