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朋友,《论语》里有几句话是这么说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nìng),损矣。
在儒家里把朋友划为五伦之一,可见朋友在一个人的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
大部分人从小的时候,就希望能走出去找小朋友玩。长大后,也依然希望有几个知心益友,给生活添加色彩。
人在经历一些事情后再回顾过往的点滴,会知道身边哪些朋友是益友。正如《论语》中讲的友直,友谅,友多闻。
第一个,友直,是会跟你说直话的朋友,虽然有时候忠言逆耳,但是她会把你看不到的真相部分直接告诉你,或者及时提醒你不要走进坑里去。虽然你可能当时听不进去,但是她还是会告诉你,这样的朋友是很珍贵的。就像小时候奶奶常说一句话:要会分辨指出你缺点的人是什么人?站在旁边不说看你热闹的人是什么人?
第二个,友谅,是比较有谅解心的,心胸宽厚的人。朋友之间有时候难免会有意见不合或者产生误会的时候,但是这种朋友比较能原谅人,不会因为一点小事情而立刻闹掰。
第三个,友多闻,是知识渊博的人,跟她聊天是一种享受和滋养,会开拓你的知识面。
孔子认为,这三种朋友是对人有帮助和益处的。
而对于损友有哪些也需要了解。
一是:“友便辟”,是脾气怪癖的人,这种朋友处时间长了能感觉出来,所以比较好分辨。
二是“友善柔”,这点需要注意,就是个性非常柔弱,没有主见,甚至总是迎合于你,你说想干嘛,她都说行,好。你就是做不好的甚至违法的事情,她虽然感觉不对,但是也不反对和阻止。既不能帮你成事,也不足以败事。
三是“友便佞”,这种朋友比之前的两类更坏,专门逢迎拍马屁,但是想成事还不足,败坏事情倒是绰绰有余。生活中,对这种朋友要特别当心,一个人若有虚荣心和傲慢心,更容易被这类朋友蒙蔽,因为听好话让人舒服,就放松了戒备和自律。
益友,也是陪你从过去走到未来的人,或许她和一起经历过过去,或许你也愿意告诉她你的过去,因为了解你,所以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出真诚的恰当的建议。你们可能平时不是经常在一起聊天或相处,但是一旦联系就感觉很亲切,也不用彼此伪装。
看一个人有没有朋友,不要看她/他得意之时,一个人境遇好的时候,到处都会冒出朋友。
益友是不论在你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她都在那里,与你之间,就是这样平平淡淡的,不远不近的,但遇事想说真心话时,你总是第一个想到她。也许有时候朋友的生活也有自己的烦恼,所以与朋友聊天也并非是真的需要她给出多少锦囊妙计,而是互相聊着,安慰着,顺带着把事情码好了,也把自己聊明白了。
如果只在世俗的利里面找益友,是难以长久的。出于利,最终也可能终于利。长久的东西,不需要过于浓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