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南渡北归》,看生涯规划

读《南渡北归》,看生涯规划

作者: 清风徐来_9efe | 来源:发表于2020-08-28 22:43 被阅读0次

        《南渡北归》第一次接触还是2016年的事,只是书借来一月有余并未翻动多少,去还书时,心里总惴惴地怕同事问及读书感受。那时总感觉事情特别多,基本没有闲暇看书,现在跟随叙事团队路走来,发现所谓事多没时间看书,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

            原来没能读下去的《南渡北归》,现在却读得有滋有味。细细读来,发现这部著作真是一个大宝藏,可以从许多方面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展我们的思维,引发我们的思考。今天我结合书中人物仅从生涯规划角度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站在未来看现在,在方向指引下行动

            一代才女曾昭燏留英期间曾致信傅斯年请教“假使我不能得奖学金,那我在英国只有一年的时间,我应当学什么?还是学点科学的方法,还是学一种文字和历史,不读学位,在中国有没有关系?”正是她站在未来,不断自我审视、自我调整,才有了后来的考古学家曾昭燏。

            现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乃至更高层次的教育,很多时候只追求努力学习,只顾低头拉车,却很少抬头看路,闷头努力前行,缺乏目标意识,缺乏自我调整意识和应变能力,个人发展常处于被动状态。

            二、基于国家、社会需要的生涯规划更利于实现个人价值

            提到建筑,梁思成不会被忘记;提到考古,梁思永不会被忘记。20世纪初,世界范围的考古学迅猛发展,而号称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境内从事考古工作的人,都是以各种名义来华的外国学者,现状颇为不满和不服气的梁启超很希望由中国人自己出面做这一工作,认为“以中国地方这样大,历史这样久,蕴藏的古物这样丰富,努力往下作去,一定能与全世界的考古学上占有极高的位置”。正是基于这样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梁启超让长子梁思成赴美国学习建筑,次子梁思永学习考古,这一决定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建筑和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也成就了梁思成和梁思永当时和将来在各自领域的地位和声誉。

            现在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实行,生涯规划也开始受到关注,但目前的生涯规划指导更多的还是狭隘层面上的规划,更多基于个人、家庭角度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基于国家、社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生涯规划是需要我们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三、兴趣是生涯发展的发动机

            数学天才华罗庚因家境贫寒,中学毕业后就不得不因生计而奔波,但是因对数学的迷恋,痴情不改,每天在家中自学,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于20岁时在《科学》上发表了教授水平的文章《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并受到熊庆来的着意栽培。在抗战期间,在昆明陈家营,一个简陋逼仄的小黑屋里,华罗庚仍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饮誉世界数学界的不朽之作《堆垒素数论》。华罗庚能在数学领域取得让世人瞩目的成就,虽与其天份有一定关系,但若没有兴趣,没有因兴趣而近乎痴迷的状态,在生活重重磨难的重压下,也许早就“泯然众人矣”。

          在“唯分数论”仍非常盛行的当下,孩子们经历更多的是家长的拔苗助长,严厉催逼,学校中处处将学习与成绩挂钩,学科之趣尽失,学科之美全无。学生对学科,对学习毫无兴趣,只是在家长、教师的催逼下疲于应付,学习动力不足,退缩、逃避甚至放弃生命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怎样在日常教学展示学科之趣、学科之美,让学生爱上你教的学科,爱上学习同样是为师者要研究的课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南渡北归》,看生涯规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gr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