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个养老金怎么样?看着挺好,我要是存个10万块,老了能拿60万。”
朋友聚餐,刚过而立之年的小李拿着手机来问我。
拿过手机仔细一看,正是最近支付宝上热推的一款叫做全民保的养老金。

产品首页一行浅色小号字“保底+分红”,对保险有点了解的都会清楚,分红型保险分红部分是不保证的,那么朋友说的60万是否有水分呢?

在投保界面输入投保金额,自动显示80岁累计可领取的金额。
然而这里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确定的保底收益,另一个则是不确定的分红部分,
系统默认展示的却是按高档分红计算的收益。也就是说,这60万的数字基本就是一个“可望而不可能的大饼”。
现实中能始终维持中档水平已经是不错的情况了,近乎0的情况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冲着高档分红演示的收益要投保的,
还是放弃吧,不然又会说“保险是骗人的”了。
养老金险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安全性、专属性,以及与生命等长的持续性,用于养老储备,专款专用,非养老险莫属。
众所周知,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定律。
养老金险的收益性势必无法达到股票基金可能出现的高收益,但并不带表它没有收益性,只不过收益率相对低一些。
✏️对于养老金收益性最直接的衡量指标就是内部报酬率IRR
没有比较难有选择,拿一款确定收益的养老险Z做下横向对比
以30岁男性,趸交1万,60岁领取养老金为例

其中全民保选择相对可能达成的中档分红来进行计算,分别对比四个节点两个产品的IRR,
♦第10个保单年度,
全民保保单现价10650,中档分红1720,IRR=2.15%,
养老险Z保单现价13180,IRR=2.8%,
即投入1万元,按2.8%复利计息10次得到的本息和为13180元;
♦第20个保单年度,
全民保保单现价14310,中档分红4515,IRR=3.21%,
养老险Z保单现价20700,IRR=3.7%;
♦第30个保单年度,
全民保保单现价18210,中档分红8893,已领养老金1010,IRR=3.51%,
养老险Z保单现价29370,已领养老金1320,IRR=3.81%;
♦第50个保单年度,
全民保保单现价为0,中档分红21457,已领养老金21210,IRR=2.94%,
养老险Z保单现价25110,已领养老金27720,IRR=3.39%
此外类似养老险Z的产品通常还可以附加万能账户,保底收益率3%~3.5%不等。
可见,即便中等分红,全民保的收益性也并不理想。
✏️全民保跟其他养老险的与众不同——领取养老金的次年,保单现价归零
这个与众不同,可能是人保所出养老险的一个特点,之前的一款确定收益的养老险亦是如此。
然而,这对于一些人可能是优势,而另一些则可能是劣势
优势在于,现价为0基本就规避了晚年被退保的风险
晚年对财富的掌控能力通常越来越弱,
一份高现价保单,面对儿女不孝,强制还债都可能发生退保风险。
劣势在于,现价为0,急需用钱也无额外现价可取,也无法灵活调整养老规划。
✏️全民保可1元起投,其实意义并不大,更多是噱头
作为养老储备,一次的投入还不足万元,养老阶段能领多少?
即便养老规划是聚沙成塔的过程,也不能真的1粒沙1粒沙的聚吧?
如果积蓄还不足万元,建议先放到特定的小额理财账户,积攒一定金额再投入到养老账户。至少也方便之后的保单管理,以及未来养老金的领取。
综上,如果不是需要全民保特定的后期现价为零的功能,
建议选择一份既具备安全性、稳定性、与生命等长的持续性,又可以具备适当的收益性,灵活性的养老险。
✏️写在最后
这是个令人焦虑的时代,父辈的30岁还可以抱着孩子,牵手另一伴享受简单的生活憧憬未来。
而今的30岁不乏少数尚未成家,焦灼现在又忧心未来的养老生活;
已成家的30岁更多的是上有老下有小,心力交瘁,没有精力也不敢多想自己的老年生活。
养老是绝大部分人的必然事件,如果可以,尽早筹划。
少一点月光,投入一份可靠的养老规划,让自己无论何时都至少可以体面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