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彦翔
1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人。
手机游戏和网络直播用户也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手机游戏用户达到4.07亿,占手机网民的54.1%;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2亿,较2016年增22.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使用手机或拥有手机的比例也不断提高,因此也造成了越来越多关于手机支付的消费纠纷案件。
2
在网络支付渠道不断拓展和完善的情况下,70%的网民会通过手机支付。
其简便的支付方式为人们带来了快捷的支付感受,同时也让部分“熊孩子”利用这种便捷造成了家庭的经济损失。
10岁孩子偷偷给一款手机游戏充值近2万元;14岁的孩子俩月打赏网络主播16万元;10岁孩子打赏游戏主播,一个晚上就花掉了3万多元……
类似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少则几十元,多则几十万元。
这些“熊孩子”大多数都是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利用偷看到的家长手机支付密码或在其他地方学到的重制密码技巧,瞒着家长进行网络消费。
而且这些消费一般都是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熊孩子”在消费后会有意识的删除消费提示或密码重制短信,导致家长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
3
在发生巨额网络消费事件后,很多家长矛头直指平台运营方,认为是对方监管不力造成的。
但反过来想,如果不是一些家长主动或被动的给孩子手机,让他们玩游戏看直播进行“放松压力”,这种消费纠纷就不会那么容易产生了。
一般情况下,孩子都是使用家长的社交账号或手机号进行平台的快捷登录操作,而这些账号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所有者是成年人,在这些账号下产生消费行为时,平台方无法判断操作人是小孩或者大人。
要辨识消费人员是否是未成年人在使用,所需要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关键还是家长要意识到手机的重要性,妥善保管。
按一般的法规来说,小孩作为一个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消费金额较大,是可以申请撤销的,但****关键是要证明这属于小孩消费是很有难度的,要进行各种证据收集以及操作举证。
现在的小孩越来越聪明,有时候他们玩手机比家长还溜,而且部分小孩已经知道可以通过手机号码进行平台账号或支付账户的密码重制,在他们尚未成熟的金钱观念驱使下就会做出一些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家长们有必要提前对小孩进行财商教育或是真有必要给他们电子产品进行娱乐时,尽量使用未安装电话卡的平板电脑或解绑容易造成消费的电子支付APP,平常也要注意各种重要密码的操作保密,让孩子们尽量避免犯错。
from 店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