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整合网络资源 构建村小大课程

整合网络资源 构建村小大课程

作者: 酉阳001田文渊 | 来源:发表于2019-05-22 15:27 被阅读0次

    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官偿小学“子·云”课程建设市级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龙潭镇东北方向,距龙潭古镇8千米,距酉阳火车站4千米。学校建校于1951年,现已有近70年历史,学校占地面积为5977平方米,有教学班6个,学生127名,在编教师14人。

    二、“子·云”课程建设背景

    (一)“子·云”课程名称来历

      字谜“学会一半”为“尝”,“学”字底下的“子”和“会”字头上的“人”都表示“人”,把“人”放到“尝”字的左边,就成为官偿小学校名中的“偿”,提醒我们要“以人为本,不断尝试,不断创新”。由“学会”我们提出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育人目标。“学会”二字的下部分为“子”和“云”,结合互联网+教育云时代背景,取名为“子·云”课程。

    [if !supportLists](二)[endif]、“子·云”课程理念源泉

    近几年,在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过程中,学校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教室有了多媒体设备,并连通网络;功能用房建成投用,室内设备齐全;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然而,村小始终解不开村小的魔咒:师资力量薄弱,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办公经费不足,教育信息化技术水平较低,课程开设齐全困难,缺乏音体美专职教师,农村地区整体教育观念落后,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严重;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现状等等诸多因素,导致村小教育教学质量低下,村小发展举步维艰,处于两难境地。维持现状,培养不出人才,村小孩子和教师看不到未来;改革突围,然师资力量薄弱,换血困难,好教师留不住、不愿来,孩子基础参差不齐,村小发展找不到合适的路径和方向,只能成为一个梦想。面对这样的两难境地,我陷入沉思,不得其法,直到2018年暑假。

    2018年暑假历时两个月,在家拿着手机,通过cctalk参加互加计划美丽乡村教师网络培训兴成长计划的基础入门班和管理提升班的学习,改变了我对教育的态度和理解.对网络技术引领下的课堂教学、社群化学习有了较深了解,对教育信息化2.0、3.0有了初步的认识,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对建设未来学校有了憧憬。我深知作为一所乡村学校的负责人,如何引领学校逆袭崛起,肩上担子不轻。于是我组织学校中层干部对学校进行了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SWOT简称分别代表: 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 总体来说是,分析目标(对于内部环境)-优势,劣势 (对于外部环境)-机会,威胁 )分析。

    优势:我们小班化教学,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

    劣势:教师和学生不愿或不敢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机遇:互联网+教育,教育信息化2.0、3.0时代的来临,社会资源丰富(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大课表,彩虹花和阅汇课程,cctalk教学平台、童年一课线上课程、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阅读,还有通过社群化学习认识的全国各地优秀的教师校长等等免费资源),龙潭教管中心及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和市教科院专家的指导。

    挑战:教师教育观念和角色转变,课堂教学模型的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针对教师和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围墙学校与无边界校园如何共存等。

    通过分析,明析了学校现状,找到了学校发展方向:利用互联网资源,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撬动学校管理,尝试改革创新,从而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三、课程理念和育人目标

    根据分析,我校拟定了如下课程理念和目标:

    课程理念:适应需求面向未来

    育人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适应需求:学生需求:学生喜欢,想学爱学,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和成功体验

    教师需求:教师教育观念更新需求,教师信息技术提升需要,教师课堂教学方式转变需要,课堂教学改革需要。

    社会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合格的创新人才,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适应社会变革的人才需要。

    面向未来:这个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我们培养出的孩子必须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互联网技术,才能在这个时代更好地生活。因此我们说要面向未来,并培养出会做人、会学习、懂合作、能创新的全能的人。

    四、课程开发原则

    (一)学生喜欢原则:学生不喜欢,受到强迫接受,被迫式学习是无法达到学校效果的。只有学生喜欢的才是我们想要的。

    (二)家长认同原则:家长主导着孩子的需求和爱好,课程建设必须获得家长认同并大力支持,课程才能坚持下去。

    (三)教师匹配原则:教师是执行课程的第一人,没有匹配教师的特长爱好和满足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需求,课程建设就是空谈。

    (四)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原则:课程建设必须以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为核心,突出学生的重要性。

    五、学校课程结构体系

    学校课程体系分为国家基础课程、“子”课程和”云”课程三大类。

    (一)国家基础课程严格执行《重庆市普通中小学课程计划》,实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二)“子”课程指结合学校学生需求、师资特点、地理位置、创建学校特色研发的线下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主要包含以下六类课程:

    (三)“云”课程指通过互联网链接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资源借助Cctalk平台进行的网络直播线上课程。用一根网线一块屏幕、一个摄像头,通过”云“课程打开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网络素养,适应时代需求,迎接未来;创新教育改革模式,构建N师模型,实现村小逆袭发展之路。”云“课程分为国家基础学科补充课程、阅读课程和德育主题活动课程。

    (四)部分“云”课程展示:夏加尔美术、韵律舞蹈、生命教育、酷思熊阅读等等。

    (五)“云”课程促进教师角色转变

    互加计划提出的N师课堂模型促使教师角色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创新。每一门课程每一堂课背后都有强大的教师团队在努力付出。

    1.教师转变为助学。现场帮助、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抢麦上麦,让学生在线上进行现场展示和分享,课前组织、板书设计,课堂拍照,课后打卡分享和反思,积累经验、专业成长,并为自己赢得荣誉,小狮子奖;

    2.教师提升为助教。课前暖场,网上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后点评助学打卡分享内容,并向网师反馈课堂教学情况,暖场时公布优秀打卡名单,让教师更专业,成长更快,同样可以赢得自己的荣誉。

    3.教师成长为网师。网师、助学、助教与学生形成社群化学习空间,打破地域限制拉近空间距离。每一节课对我们乡村教师都是一次高质量的免费培训。

    (六)“子·云”课程体系线上线下结合互为补充,如“云”课程中线上绘本阅读,“子”课程中的线下绘画、情景剧表演、创编写作,实现课堂的延续和创新。这样的创新已经在我校落地开花结果,孩子们上了“云”课程《酷思熊阅读》后的绘画作品和故事续写创作作品参加2018年【故事田】全国讲故事大赛,获小小哲学家: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7名;小小绘画王:三等奖4名;项目种子教师奖1名。

    六、课程评价

    由于课程建设刚刚起步,部分课程还在初步尝试阶段,完善的评价体系还未建立,但初步想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教师评价体系。通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情况,参与“云”课程做助学过程中进行的打卡反馈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效果、学生作品,课堂收获与反思,上课次数,学期结束后的课程总结,论文撰写和优秀打卡次数等等。

    (二)学生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参与“子云”课程的情况,学习成果展示评奖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参与哪些课程,每种课程参与多少次,学习作品展示,学习收获,参与线上课程上麦交流次数,课程学习笔记等等。

    七、未来的打算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到: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于未来,我们大胆的设计:努力建成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培养自己的网师和助教,形成本校的教研团队,研发自己的网络课程,面向区域授课,建立没有围墙的学校,让农村孩子也能真正享受优质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和村小逆袭突围。用一张融合大课表唤醒一所学校,一所村小推动另一所村小。

    课程建设探索之路要还有很长一段路走。还需要有乡村教育情怀、热衷教育事业的教师积极参与;我们更期待专家的专业指导和帮扶。如有谁愿意一同探讨互联网+教育助力乡村学校发展的课题研究,我们可以成为好友,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整合网络资源 构建村小大课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lu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