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名女子问自己年迈的环卫工母亲要钱未果,当街对母亲大打出手。此视频一出,公众谴责该女子没有良心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讨论:对孩子应该“穷养”还是“富养”。
有人举出李嘉诚、曾国藩、萧何对待子女的例子,貌似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富养”最易养出“白眼狼”,“穷养”才能让孩子自强自立、懂得感恩图报。
“白眼狼”最冤
为什么我们常看到类似“上海女子问母亲要钱”的白眼狼故事,总出现在普通工薪家庭?父母有能力满足孩子的零花钱、名牌包、iPhone要求时,孩子走出去就是明星般光彩照人的。父母无法满足同样要求时,孩子就成了“白眼狼”。
假设小明是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小豪是一个土豪家的孩子,小明在学习成绩上甩了小豪好几条街。小豪的父母给他买最新的iPhone、几千块的名牌篮球鞋。小明如果也问自己的父母要这些家庭无法负担的东西,是小明不对?还是父母无能?
或者,父母应该教育小明,不要在物质上爱慕虚荣。或者,父母应该透支生活来满足小明。或者,父母应该说小明“白眼狼”,因为父母这么辛苦的工作来供养你,也给你买了手机、篮球鞋,你居然不能体谅父母,还要名牌。而小豪,会是“白眼狼”吗?
只给孩子提供物质条件,而不教孩子如何利用才是养出“白眼狼”的根源。
有些父母,只知道给孩子提供物质条件,觉得这就是自己所能做的一切——“我倾尽了所有,你还不成器”——而不告诉孩子如何利用这些物质条件。难道我们应该怪孩子,你为什么这么笨?
只会用手机、电脑看八卦、追影视、打游戏、逛淘宝、刷朋友圈的父母,当孩子要一台最新款的ipad,你觉得TA会拿来干什么,娱乐、炫耀还是学习?你给孩子买台最新款的ipad,不教TA怎么用来画画、怎么用来看星座、怎么用来学英语,那就不能怪孩子拿到学校去炫耀、整天抱着打游戏。
“富养”不是让孩子享受生活,而是教孩子如何自己实现更好的生活。站在财富最顶端的那些精英们,也没见哪个是无所事事、终日只知享乐的。月入两三千、还嫌工作辛苦的大有人在。
为什么很多家境优渥的人没长成 “白眼狼”?因为父母给予孩子更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为了让孩子去做更难、更有意义的事,而不是为了享乐和炫耀。物质供给永远是为生活和工作服务的,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同样的物质条件下,搞得清楚这个原则,养出来的孩子是精英;傻傻分不清,养出“白眼狼”也不能怪钱。
想要让孩子更聪明,可能还真得“富养”
大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显示,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越丰富,给大脑带来的刺激越多,大脑就会越聪明。但是,这种“聪明”的变化,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也不是能够量化的。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买太多的玩具也没见TA能玩出个花样,带TA去旅游,TA以后也记不住。可是,成人之后,人与人能力上的差异,比如思考力、判断力、预见力,这种无法量化的“聪明”,不正是影响事业好坏的核心吗?
“富养”只是为孩子实现更有价值的人生目标提供工具。买ipad,不是为了炫耀和娱乐,而是为了更高效的工作和学习;买更多的玩具,不是为了给孩子打发时间,而是让TA动手动脑;让孩子上价格不菲的兴趣班,不是为了比别人站在更早的起跑线上,而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去不同的地方旅游,不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在别人面前有谈资,而是为了培养在陌生环境中独立行走的能力。
作为父母,我们不该让孩子通过感受“寒苦”来体验生存的艰辛,来感受所有东西的来之不易。如果这样,我们辛辛苦苦所创造的稳定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更高阶的“来之不易”——为了实现更高的目标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价,比如完成一个科学小项目。人类的进步,不就是要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完成更有难度的事情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