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月15日,晚上10点,河南平顶山一家牛肉加工厂,8名女工结束了加班,准备回家。
公司安排了一辆冷藏货柜车接送他们回家。
因为不止一次坐,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与以往不同的是,当时车里放了货物和干冰,没人多想,
20分钟的车程,大家挤挤,忍一会就到目的地了。
当车行驶到女工们每天通勤的集合点—加油站时,
司机打开车门那一刻,眼前的一幕让他浑身打颤,车内的8个人全部昏迷不醒。
他立刻打了急救电话,可最终还是等来8人遇难的消息。
据媒体报道,遇难者是因干冰泄露导致窒息缺氧而亡。
工作了一天,人已经很疲倦,上了车,她们觉得困,以为太累,谁知在睡梦中,人生就这样戛然而止。
她们都是大龄临时女工,年龄40—50左右,早上7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一天100元,加班超过一个小时加20元。
原以为守着这样一份工作就能安稳度日,贴补家用还能照顾到孩子,
可一切都在那天的深夜不复存在,烟消云散。
在家中焦急等待她们的丈夫,父母和孩子,该是怎样的无助和痛心。
但比这更痛心的是有些人的评论:
难道不知道打电话求救吗?
一点常识都没有。
冷藏车隔热,隔音,人在里面,手机没有信号。
冷藏车不能载人,也许她们不知道,但深夜加过班的她们,知道做冷藏车可以回家。
知情人透露,遇难者中有一位女工的儿子二十多岁,有智力残疾,不能照顾自己。
另一位,丈夫得了严重的胃病,女儿在读小学,一个家靠她撑着。
还有一位,丈夫和女儿在外打工,她留守老家照顾未成年的儿子。
为什么不打车?这就是她们不打车的原因吧。
平民百姓,生活中想的多是跟生计和现实相关的考量,能凑合迁就一下的,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委屈自己。
2
我们这个地方地处平原,近些年也都开始热衷种植大蒜,因为它经济价值远高于小麦。
所以有的都以亩产起步,种植面积大了,对人工的需求量也就大了。
每年在小麦丰收前,有些人就四处寻找出蒜的工作。
其实基本上一条龙的工作流程都有人外包出去,以亩为单位。
种蒜,出蒜,包括其中精细的分工都有人做。
出蒜大多是年轻女工,凌晨三四点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就坐车出发。
几个人中有人专门负责接送,其余都是出蒜的主力,60多岁的老人都有。
一早赶到地里,根据实际亩数,安排分配好,就开始干活。
中午吃过饭,顶着烈日,脸晒得黢黑,胳膊上甚至脱层皮,
汗水慢慢浸到眼里,用衣服擦拭下继续干。
一天劳作十几个小时,挣几百元贴补家用,有时晚上回到家已是八九点。
特别在前几年,每年在出蒜季节,都有开机动车干活出事的。
一大早着急忙慌的去干活,人倦开车又快,一不小心事故就发生了。
你说他们不知道注意安全吗?不懂“多挣多花,少挣少花”的道理?
生活若是富足无忧,谁愿意颠沛流离?
3
作家王耳朵在文章里讲过一位朋友父母的故事。
母亲要到10里外的县城做保洁,那天暴雨。
舍不得2元的车费,她骑着自行车前行。
下班回到家,已是晚上。路面湿滑,膝盖磕破,手腕摔伤,
父亲劝她不要去了,可母亲贴上两张膏药,又去上班了。
父亲呢,在工地打零工,磕碰不断,除了真的病不起来,几乎很少请假。
那个时候,他们的床头柜里放着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止痛贴。
哪儿疼了,自己贴一片,第二天照常工作,农村人嘛,干的就是体力活,辛苦一辈子也不过是维持生计。
再说,当时家里还要供两个学生,一个在读大学,一个高中。
其实,类似的情景有许多:
一位种芒果的大叔,小心翼翼恳求供应商:我把芒果全部摘给你,你先付我钱,行不行?
在得到老板肯定答复后,大叔的眼睛里瞬间有光闪现,黝黑满是沟壑的脸上露出笑容。
原来,去年有人来收芒果,结果芒果到手,人却跑路,果农白搭芒果给他们。
六七岁的老人顶着大太阳到田地里,帮人拔草打捆,一天八九个小时,五六十块钱,累的胳膊抬不起来。
为照看孩子,有位妈妈去医院做护工,夜班22点到早7点,九个小时,一晚120块钱,不敢逛超市,连最便宜的儿童牙膏都望而却步。
生活缝缝补补,谁又何尝不是咽着苦往前走?
4
凌晨三点,菜市场徐阿姨已经开始一天的忙碌,进货,装货,出摊…
因为很多饭店凌晨四五点的时候就会来买菜,要挑新鲜的鱼和肉,而且量又大。
为了多赚些钱,她通常三点就要起床进货。
卖菜很辛苦很累,阿姨说,为了2个正在上学的孩子,房贷,年迈的父母,必须要坚持。
“每天收摊后,看到两个可爱的小孩,一切都值了。”阿姨脸上流露出笑容。
人越往后走,越会明白,当生活的重山不偏不倚的压下来时,它可曾怜悯过谁?
我们凭借那点努力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看起来,不那么苦涩。
想起一句话:世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挑,就是日子不能挑。
人间疾苦,各有难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