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小记(汉) | 刘启平定七国之乱

历史小记(汉) | 刘启平定七国之乱

作者: 贵在随心 | 来源:发表于2023-04-03 22:11 被阅读0次
七国之乱

公元前157年,刘恒薨[hōng],太子刘启登基。
刘启是位敢想敢干的皇帝,他宽政爱民、信奉黄老之学,在“文景之治”年间,刑罚少用,百姓的生活好多了。
虽然百姓生活无忧,但藩王的势力还是影响了中央集权的稳定。随着吴国势力一天天的壮大,晁错对刘启说,高祖分封天下,齐王封 七十多城,吴王封五十多城,楚王封四十城,天下都分去了一半。
吴王刘濞[bì]因故称病不朝,于法当诛,皇上你仁厚,还恩赐他手杖,他不但不知悔改,还公然开山铸钱、煮海为盐、广招天下亡命之徒,这就是谋反啊。
事到如今,你削藩,他要反;不削,他也要反。如果即刻削,他早反,准备不充分;如果不削,他准备充分,祸害就大。
晁错分析的有理,刘启答应削藩。

公元前154年,晁错借罪削了刘戊的东海郡、赵王刘遂的常山郡、胶西王刘卬的6个县。
吴王刘濞看到朝廷削了刘戊、刘遂、刘卬的封地,担心自己也被削,准备举兵造反。
为了扩大造反势力,他觉得只有勇猛的胶西王可以与之相谋。
刘濞派中大夫应高游说胶西王,起初胶西王宁死也不造反,但应高诱以厚利,劝服胶西王刘卬起兵,刘卬勇猛无敌,成了刘濞的先锋军。

为了减小造反的祸患,刘濞遣使约了楚王、赵王、胶东王、胶西王、济南王和菑[zī]川王一起造反,史称“七王之乱”
他们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实则就是想要夺取帝位。

吴楚联军虽势大,但刘濞不用良言善计,军内遍布嫉贤妒能之人。
刘濞听信儿子之言,拒绝了大将军田禄伯领兵5万攻取淮南开辟根据地的请求;诸老将也集体排斥桓将军率领步兵直取洛阳,抢占敖仓的建议。
不识人善用,虽叛军势大,刘濞的造反注定失败。

刘启派袁盎和刘通出使吴国,刘濞却派500人把袁盎给围困了,袁盎逃出回到长安,将一切告知刘启。
刘启派周亚夫率领36位将军,30万人,与吴楚联军势均力敌。
周亚夫问计于邓都尉如何对付吴楚联军:吴兵精锐,难于争锋,楚兵轻装远道而来,支撑不会太久;不如让梁国拖疲吴兵,挫其锐气,然后将军你绕过敌军后方,断绝他们的粮道;吴楚联军一旦粮绝,必然内乱,那时必将不攻自破。

如此按着这个计策,刘濞大败而逃,楚王刘戊兵败自杀。刘濞一路逃命,想退守南越国,南越王洛望假意借兵给刘濞,实则派人将他杀了,割了他的头,向刘启邀功了。
刘濞一死,其它六王在栾布地征伐下,也相继伏诛,赵王和齐王都自杀了。
一场七国乱,七大藩王就此亡,景帝的江山终于稳定下来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小记(汉) | 刘启平定七国之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or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