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明杂记

清明杂记

作者: 唐女女 | 来源:发表于2023-04-02 21:00 被阅读0次

清明将临,说到清明,似乎不得不提及杜牧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的诗作。此诗之所以能千年传承,是因其说到我们中华民族祭奠先人的风俗和情感。是的,每到清明,我也总想回老家去看望祖父祖母,给他们上坟,烧纸钱,向他们念叨念叨我们如今的生活。杜牧此诗中提到三个意象,一是雨,真是奇怪,清明时节真的总有雨,仿佛天公也知道人间的心事,需要一场雨来表达人们平时难得表露的悲伤和哀思;二是杏花杏树多生北方,杏花也多在清明前后开放,杏花花萼呈赭红色,初开时尚带花萼之色,待完全开放后则是一片洁白。白色是我国人民用以表达悲伤和纪念的颜色,杏花的花色恰恰起到了这个作用,也是天道自然的一种表现。三是酒。先人的坟墓多在野外,赶往坟地烧纸祭奠先人后,心头一片哀伤,愁思绵绵,又逢风雨交加,身心都急需慰籍,酒是最能暖身又能解愁的东西,故而,需要一个酒家歇歇脚,吃点东西暖和一下。再加一壶酒,消解心中块垒,让紧张繁忙的身心得以休息,或也能借此寄托思念直抒心怀。总之,那些能说的不能说的,都在酒里了。也或许,在这酒店能遇到自己熟悉的人,就对坐一桌互诉衷肠,也可能是不相识之人,但虽萍水相逢,也同是天涯沦落人,有着一样的心绪,伤感之中,互相倾诉一番,待分别后又各奔前程,那短暂的温暖又何尝不是人间的一种美好和力量呢?

今年因故没能回老家,但心里一直都记得祖父祖母。两天的雨水淅沥有声,那便是我想念他们的心意。不知是不是年龄大了,许多感情的表达都变得愈发含蓄而深沉起来。那些想,思念,怀念的字眼都觉得轻飘无力,似乎都无法表达心中的那些情愫,甚至还有一些不敢想不敢说的,只希望岁月静好,时光有情,能尽可能的留住那些我想要留住的人和事。

那是我如今最重要的念想。

相关文章

  • 清明杂记

    小时候对清明节没有任何感觉,对于从小说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我来说,我是个无神论者,觉得这种形式实在有...

  • 清明杂记

    时至清明,又回到了枫桥。 每年的这个节假日,老妈会给我打电话让我回家过清明。我都会回到爸妈身边,跟着老爸老妈,带着...

  • 清明杂记

    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此时南方草长莺飞,春意盎然。宋时诗人吴惟信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

  • 清明杂记

    北国春渐暖,柳绿雁归时。 谷映顽童笑,空悠祭祖词。 林间寻彩蛋,围坐共寒食。 嘻闹秋千上,不觉暮色迟。

  • 清明杂记

    现在,有很多事都在移风易俗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人们登仙之后,从入土为安改革成入“炉”为安,听说又在湖北试点推广...

  • 清明杂记

    中国人的节日往往是与吃相关的,什么样的节日,吃什么样的东西,都有讲究。 过年的饺子自不必说。立春烙春饼,端午包粽子...

  • 清明杂记

    清明,回老家扫墓。头天晚上大雨滂沱,担心扫墓会受影响 ,第二天一起床,就看到清晰、明朗的天空,看来是放晴了。 一年...

  • 清明杂记

    清明杂记 迟暮春日, 红红绿绿, 飘飘渺渺, 时光还遗忘在清明之思吗? 若是往年, 清明时节雨纷飞,恰印行人欲断魂...

  • 清明杂记

    清明是母亲下葬的日子。姨母们与姨父们都来了。 母亲过世已两月有余。经时间洗涤,我的情绪已逐渐好转,虽偶...

  • 清明杂记

    奶奶给了我10块钱,爷爷给了我一个小药瓶。 紧紧拿着两样东西,在午后的村中穿梭。 村卫生室没有这种药,连找两处,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杂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or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