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隐性疲劳》

读《隐性疲劳》

作者: 莫切 | 来源:发表于2020-12-01 16:50 被阅读0次

明明已经睡够8个小时

可是第二天起来仍然很疲倦

已经在户外放松了一整天

但仍然感觉头脑昏沉

……

分享一本书  《隐性疲劳》


为什么总觉得疲劳?

疲劳,发烧,和疼痛是身体发出的三大生物预警。而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过载的信息量让大脑忽略了身体发出的预警。

作者在书中给出了疲劳的6种信号

1. 对任何事很快就感觉到厌烦

“厌烦”的感觉,其实是脑疲劳的第一个信号,因为“时间到了,想让持续工作的部位休息休息”。

2. 做着某一件事情,突然犯困睡着了

当疲劳进一步接近顶峰时,脑会强制性中途暂停意识活动,进入休息状态。这种中途入睡的现象,也是隐形疲劳的信号。

3. 起床4小时后,还是又困又乏

按照生物钟的节律,起床4小时后,是一天中脑活跃的时候,这时候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会更高效。如果这个时间点犯困了,那就说明脑处于尚未消除疲劳的状态。

4. 口唇生疱疹

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时,人类疱疹病毒一般是静默状态,但是这种病毒一直监视着身体的状况,一旦身体变差了,他们就开始活跃。

5. 夜里醒来好几次

睡眠本身拥有自己的节律,REM睡眠(浅睡眠)和NREM(深睡眠)周期性交替,而大脑中的自主神经负责统率睡眠活动。如果排除泌尿系统的病因,频繁醒来跟压力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下降有关系。

6. 有比较严重的体味

体味是由常驻表皮的细胞活动产生的,人的汗液本身无味,是在细菌分解汗液,皮脂和污垢等含有的蛋白质,氨基酸之类物质时产生的气味。

疲劳的时候,原本应该作为尿素的氨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就会产生疲劳臭。当负责代谢的肝脏功能下降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脑是疲劳的原因

作者在书中指出,所有疲劳的原因,只有一个:

脑的“自主神经中枢”变得疲惫了。

长期伏案工作,盯着电脑,压力,睡眠不足,甚至运动,所有的疲劳,都是由于自主神经中枢的疲劳产生的。

自主神经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平衡的神经,控制着呼吸,体温,血液循环,消化功能等等,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

交感神经在身体活跃的时候开始工作,比如运动,兴奋时,当身体处于平稳放松时,如睡觉,进食时,由副交感神经来发挥作用。

比如人们伏案工作或者开车时候,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和注意分配力,交感神经占主导地位,时间一长,自主神经就会变得疲惫不堪。



从隐性疲劳到过劳死

近几年,我们经常在新闻里甚至是生活中听到过劳死的情况,有青少年在网吧连续几天几天打游戏,突然死亡,有人在办公室熬夜加班导致过劳死。

有意思的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中,会发生“过劳死”的只有人类。除了人类以外的生物,只要感觉到疲劳了,会一直休息直到身体恢复为止。

过劳死是怎么发生的?它和隐性疲劳之间有什么关系?

研究证实,这和人脑中的 “额叶”有密切关系。

额叶是脑的最强中枢,承担了思考,创造,意志力等各种高级的认知功能。当疲劳感来袭的时候,身体会把这种感觉发送给脑里叫做“眶额区”的部分,然后由它发出全面警报。

但问题就在于,人体的“眶额区”在额叶的涵盖范围内,由于额叶特别发达,有时候会无视“眶额区”发来的警告。

另外,如果恰逢多巴胺等兴奋物质被分泌出来的时候,这些物质会抹掉身体发来的疲劳警告。

研究专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疲劳感的屏蔽”,这也是“隐性疲劳”真面目。

在疲劳感被屏蔽的状态下,如果长期累积,人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都会出现异常,随之会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比如突发性脑出血,心肌梗死,自主性神经失调,荨麻疹等过敏症,甚至癌症的发病风险也会增高。



如何缓解疲劳

作者给出了几个维度:

1. 饮食

经研究发现,咪唑二肽有抗疲劳的作用,生活中最合适的获取渠道是“鸡胸肉”,便利店出售的鸡肉沙拉100g左右,可以提供大约200mg咪唑二肽,每天来一份是可以的。另外柠檬酸也有抗疲劳的作用。

2. 睡眠

作者指出,优质睡眠是缓解疲劳的唯一途径。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在固定的时间起床;睡前两小时做一些放松的运动;睡前泡泡温水澡或泡脚;睡前一小时设定为舒适时间,做阅读,听轻音乐等;选用橙色灯光;另外也要注意选择舒适的床品,甚至鼓励夫妻分房睡,各自调整自己合适的温度和光线等。

3. 工作中防止疲劳积压

作者提出,我们必须意识到,脑无法做到100%的努力。一天8小时工作时间,真正能够高效率工作的时间不到6小时。

所以,要允许自己在工作间隙适当放松,喝个茶,或者小眯一会儿,以此缓解疲劳,恢复元气。

利用工作工具,减少大脑负荷。

每日根据优先度来调整安排,完成紧急重要的事,适当放缓不紧急不重要的事。

4. 自我调节

建立自我认识的完整性,接纳自己,减少自我斗争的精神内耗。

经常去感受幸福,常常幸福可以有效对抗疲劳。

寻求心灵的治愈,做一些感觉到治愈感的事情。

【写在后面】

生命是一场漫长而沉重的努力,我们常常告诉自己要全力以赴,但往往忽视了承载我们一切期望的身体是否还能撑得住。往往当我们失去健康时,才后悔曾经无底线的压榨和消耗。

所以,好好爱自己,从关注身心健康开始。

祝你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相关文章

  • 读《隐性疲劳》

    明明已经睡够8个小时 可是第二天起来仍然很疲倦 已经在户外放松了一整天 但仍然感觉头脑昏沉 …… 分享一本书 《隐...

  • 若灬秋《隐性疲劳》读书笔记及感悟

    关于本书 《隐性疲劳》 “疲劳”与“疲劳感” “疲劳” 疲劳是“实际中累积的疲倦” “疲劳感” 疲劳感”不过是“通...

  • 《隐性疲劳》:养成不疲劳的好习惯

    你知道吗?会“过劳死”的动物,只有人类! 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日本疲劳医学第一人、医学博士梶本修身集合多年脑科...

  • 你每天觉得很累是因为工作太辛苦吗?

    《隐性疲劳》这本书是由东京疲劳•睡眠诊所院长梶本修身所写。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我们大脑里的疲惫是持续性的。...

  • 280:我会隐性,别让疲劳感离你远去(2021-2-2)

    #破晓书单2021 233《隐性疲劳》 作者:[日]梶本修身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出版社 阅读日期:2021年2月2...

  • 读《生死疲劳》

    对莫言先生的《生死疲劳》仰慕已久,可是我又不愿意在一方窄窄的刺眼的现代化电子设备上去读,闻不到书页浅浅的幽香纵使故...

  • 读《生死疲劳》

    想起来要读这个,是听了上官文露的书评,听了两分钟就被深深吸引了,于是把书评关掉,拿出莫言文集,翻到了这充满魔幻现实...

  • 读《生死疲劳》

    我喜欢长篇,喜欢跌宕起伏,喜欢厚重,仿佛这样的才能在愉悦我的同时还让我觉得有意义。有意义,真是个应对恐惧焦虑麻木的...

  • 读《生死疲劳》

    莫言用43天写了43万字,可是我只是读它也花了差不多的时间,这就是作家与普通人的区别吧,这本书读下来,开始觉得有趣...

  • 【媛媛微习惯日更40/101】20210105

    《隐性疲劳》正在呼吁着我们,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1,其余的都是0,没有1,有再多的0都是无济于事。要有健康的身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隐性疲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pp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