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用力学习大学生活大学生世界
大学生你为何要好好写作业?

大学生你为何要好好写作业?

作者: 8月的荷 | 来源:发表于2017-06-03 01:20 被阅读869次

    改学生作业,估计是大学老师头痛的工作之一吧。教经济管理类老师,改作业尤其头痛。头痛的不是改作业本身,而是作业中学生呈现出的对待作业的态度。很多学生是以一种应付差事的态度完成作业,在网上找点资料,复制+贴粘,就完工了。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的,甚至在一个30-40人的班里,一连改到很多篇一模一样作业,都是常态。改作业改到怒火中生,恨不能把那些瞎糊弄的学生们揪来现场,臭骂一顿。

    改作业,绝对是对老师心态的一种修炼。

    我是2008年进高校当老师的,一转眼已经10年。每次改作业,都促进我的思考;每次改作业,都是一次修炼。作为老师,我觉得自己的要求并不太高,无非是希望学生能认真对待所布置的作业,能够认真思考,独立完成,通过作业掌握、消化知识要点;再高一个层次,就是能够通过作业发现自己知识点上的不足,通过课后自学补上;最高层次在作业过程中经过思考提出新问题。然而,现在大学生普遍的状况是第一层次都很难达到,更不要说第二、第三层次。

    所以,每一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想想,如何说服学生,让他们心悦诚服地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作业。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我想了近10年,最近终于悟出点道道。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阶段:胡萝卜+大棒

    2008年,刚到大学当老师那会儿,每次上课布置作业时都要与学生们唠叨几句,无非是与其它老师一样--要求学生认真做作业,要独立思考,不要相互抄,强调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并且宣布作业规范与评分标准等等。然而,任你苦口婆心,从作业效果上来看,唠叨与不唠叨并没有什么差别,抄作业的,糊弄了事的依旧不在少数。

    第二阶段:打感情牌

    2013年,有一次批改作业,刚好同一办公室的老师也在批改作业,两个人边批改作业边一同抱怨现在的大学学风太差。回顾我自己的大学学习过程,是如何写作业时,忽然认识到:原来我的工作是作业换来的。为了打动学生,我把那天的聊天内容整理成了下面的文字《原来我的工作是作业换来的》,办公室的老师看过后,笑话我打苦情牌。在后来的几年里,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把这篇文章与我的学生们分享一下,作业的效果没有具体统计过,似乎比以前好一些。每学期教完课让学生写总结时,总会有几个学生在邮件里与我说,他们被这篇文章打动了。


    原来我的工作是作业换来的(2013年10月16日)

    最近给学生改作业,感慨良多。今天下午,办公室的几位老师聚在一起又说起作业的事,大家都是一肚子的苦水,相互倾倒间,我忽然认识到:原来我的工作是作业换来的。

    1998年辞去了工作,到东大读MBA。当时班上的同学多是兼职读书的,像我这样脱产专业学习的人很少。之所以脱产,一是因为原来上班的地方太远,二是我觉得自己专心做一件事还行,同时做两件事怕顾此失彼。工作了5年,再次回到学校,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别人既要工作,又要读书,而我有大把的时间,只要读好书就可以了。

    给我们上人力资源课的老师,是当时经管学院的书记,曾经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文人气质,上课与经管学院的其它老师不一样,总是用教鞭抵着自己的下巴,慢条丝理的讲着。第一次布置作业,一口气布置了4道论述题,一周后提交,同学们叫苦连天。我呢,反正白天没事干(那时MBA的课多是晚上,或周末),多泡在图书馆里,那时刚接触人力资源,想着如果以后能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也不错,就去图书馆借了一堆人力资源的书,认识研读。大学时读的是理科,没做过文科类作业,也不知道规范是怎样,又去图书馆里翻了几本人力资源的杂志,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写的。就这样依照葫芦画个瓢,用电脑工工整整地做了作业(那时电脑还不是太普及),还注了参考文献,做了封面,打印出来,整整齐齐的装订好,交了。

    后来一次人力资源招聘模拟课下课后,与同桌在前面走,老师从后叫我的名字赶了上来,我很惊讶老师能叫上我的名字,因为人力资源课没上多久,班上同学有60位,我也是不是那种特别擅长与老师打交道的人。老师说:“我是从你的作业知道你的,今天实践课对上了号,没想到竟然把作业做得这么好。”我被夸奖得有点不好意思,连忙说:“我是脱产来读书的,与同学们比起来时间比较多,做得好也是应该的。”我又随口说:“老师,如果您有什么项目、或者工作需要,我很乐意有这样的机会。。。。。”

    没想到一、两个月后,老师真的接了南京一家大型国企业的人力战略规划项目,问我是否愿意做项目,我很高兴的一口答应了下来。我告诉老师,我从没有做过科研项目,但是我很愿意学。项目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设计一份《员工满意度的调研问卷》。老师说:“你试着先设计一份吧,一周时间,怎么样?”我硬着头皮接了活,一头又扎进了图书馆(那时文献数据库系统还没有),把图书馆里经济管理类新书架上凡是有问卷书都翻了一遍,心里稍微有了点底,然后抱着人力资源书绞尽脑汁编问题,比老师约定的时间提前一天完成的问卷。交问卷时,老师浏览了一遍,笑眯眯地对我说:“满意超乎想像,我就知道你行!”。后来老师拟了个框架,按照逻辑顺序将问卷题目进行了调整,稍作修改就正式发放了。

    那是我学术生涯里的第一个正式的科研项目,我乐颠颠地做着老师的科研助手,觉得研究生的生活充实极了。因为做项目的原因,跟老师也混熟悉了,毕业论文也就选了人力资源的方向。一转眼就到了毕业的时间,MBA的学员大多数原本就有工作,像我这样要找工作的不多。毕业找工作时,老师主动说:“我给你推荐个单位吧,互联网企业,我爱人在里边做副总,她需要一个人力资源部经理,你去给她做助手吧。”

    人生40多年,我经常会感叹老天爷对我太好,总是在人生关键的时候、需要帮助的时候,有贵人相助。今天与同事们说起当年的这件事时,我才认识到,原来我的那份工作是因为作业认真而获得的。

    回到家中,又与老公、儿子说起此事。老公说:“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是:性格决定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态度影响着别人对你的评价,正面的评价带来更多机遇,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小到一次作业。”

    我犹豫着,下次作业课是否要与我的学生们说说这件事。不管了,先记录下来再说吧。


    对于作业换来工作这事,后来我又仔细想过。

    如果有学生问我:“老师你的故事很打动人,但是如果我也这样认真地话,是不是也能有这样的好运气呢?”(当然从来都没有学生问过我这个问题)时我会怎样回答呢?也许我会说:“社会学研究的是概率问题,比如-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这是大家普遍认同的,但是是不是你有了准备机会就一定来了,那还真不一定,你只是比没有准备的人有更大的机率得到机会。

    再继续思考的过程中,我又发现:原来不仅我的那份工作是作业换来的,我读博士的机会,以及我现在学校的工作,如果追根求源的话,都可以归根到作业认真上来。可是我也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我这样去和学生们说,他们一定会认为我是个大忽悠,为了忽悠他们认真写作业什么事都往作业上扯。

    再后来,我又想仅凭自己的亲身经历,一个小故事,能打动一下学生,但是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改变能有多少呢?所以让学生能主动认真做作业这个问题,还是没能长久的解决。

    第三阶段:打通任督二脉

    儿子今年初三要参加中考,寒假有空读了一些有关学习方法方面的书籍,让我对作业这件事情又有了新的认知,终于把这件事想明白了

    让我产生新认知的是因为以下三个内容:

    1.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课程中说注意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一般人最长入的三个注意力大坑是:莫名其妙的凑热闹;心急火燎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这世上有个很简单却又长期成功的商业模式:把海量的廉价甚至免费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高价卖掉。你若是胆敢不在意你的注意力,你的注意力就会被无情地收割起来然后被卖掉。不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最终注定是贫穷的,因为他们终生被收割,终生不可能有真正有价值的产出,怎么可能最终变得富有?珍惜时间和注意力之后,你要专注打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

    成长的过程可以借用财务里的复利公式:(1 + r)^ n

    这里的r就是我们站在现在的起点上所迈出的一小步,加上时间的推移,这个整体会变得越来越大。


    当建立了这样的概念后,再来回过头来看作业这件事就很好理解了。如果建立了上面的认知,把每一次作业当作学习与成长,每一作业都是现在的起点上所迈出的一小步,那最终的收获必然是大大的。也许还会有溢出效应,就像遇到我上文里所说的那样好运气。工作也同样如此,李笑来说在工作中关注自己的收获与成长,就相当于打了两份工,一份给老板打工是领薪水的,一份给自己打工为自己的未来负责的

    再用这一观点来回顾我自己走过的工作与学习历程,我发现其实我在上大学到今天的20多年里,对于工作、学习的选择都执行了“关注自我成长”这一原则。

    2.成甲的《好好学习》

    接着我又读到了成甲的《好好学习》,他在书中分享了一个黄金思维圈。


    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就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法。我们看问题的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事情的表象,具体做的每一件事情;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如何去做这件事情;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就是做事情的理念或者目的。

    这个黄金思维圈给我很多启发,还以作业为例,站在学生的角度

    在what层面,作业是老师布置给我的任务,我必须完成,不完成的后果是会影响我的平时成绩,拉低我的学分绩点,如果在这个层面上思考问题,很容易形成应付差事的状况;

    在how层面,作业是对我所学知识的回顾与练习,所以我应该认真思考,独立完成;

    在why层面把每一次作业当作学习与成长的具体实践环节,在完成作业的基本上一定会有延伸阅读,更深入的思考。

    站在我的角度上,对于如何说服学生,让他们心悦诚服地以认真地态度对待作业。我所写的这三个阶段,也不正是黄金思维圈由表到里的三个层次吗?

    站在注意力与成长角度上思考作业问题,犹如打通任督二脉,让我在说服学生认真做作业的道路上,不仅有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的案例,还有了理论分析。我把我的思考分享给我的学生,从他们听课的状态与眼神上,以及我课后收到的反馈,我能感受到他们被打动了

    3.傅盛的《认知三部曲》

    课后有学生问我:“老师,你是先有了这样的认识,一直按照这样的认识在执行;还是你以前只是这样执行了,因为你最近读到的这些书,才如此读解的。”我说是后者。至于我为什么会这样执行,是源自以前我受的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还是天生性格如此,我不太清楚。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后的几天,我又读到了《傅盛认知三部曲》。


    在今天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每一个行业的认知都在迅速更新迭代,跨界也越来越普遍。谁能正确建立和升级认知,谁就能脱颖而出。猎豹CEO傅盛他将认知梳理为三部曲:成长就是认知升级;管理本质就是认知管理;战略就是格局+破局

    这是一个人认知的四种状态——“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也是人的四种境界。

    人认知的四种状态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杯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

    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

    人和人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这四种状态。更可怕的是,95%的人都处在第一个状态,甚至更多。这也就是为什么碌碌无为的人是大多数。视而不见,只会失去升级的可能性。只有自我否定,保持空杯心态,一个人才有可能真正成长,实现跨越。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大拐弯的时代,每一个行业的认知都在迅速叠加,跨界越来越普遍。如果不保持这种“自我否定”的认知状态,很难完成对快速变化的行业的认知


    读到这段文章的时候,我有点心喜,原来对于工作与学习的选择,我处于“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认知的最高境界”。我思考了10年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大学生你为何要好好写作业?

    因为在大学里,没有人强迫你学习,没有老师逼你做作业,在这种极其自由的环境里有太多的人迷失,甚至找不到读大学的意义,从而放弃学习。

    认真写作业是一种态度,说到底是你要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不要虚度这四年的大好青春。当你通过看我这4000多字的讲解,真得将自己的认知升级到:把每一次作业当作学习与成长的具体实践环节这个WHY层面,认真做作业这件事就不需要老师们多费口舌了。而我也深相信,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每一次认真做作业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生你为何要好好写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rp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