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妈妈不久,我就从各种育儿知识里学到不要过度干预孩子,留给他充足的自由探索的空间。我非常认同这一点,怎么说呢?或许我自己就是这么被干预着长大的吧,深知其中的苦恼。如今面对自己的孩子,我以为我已经很注意避免这一点了。
这两天带娃出去玩,和更多的小朋友接触,突然意识到:我还是对孩子的干预太多了。这干预的背后其实是对孩子的担忧多过信任,不舍得或者是下意识地不敢让孩子自己去尝试。
我经常在用自己的判断阻止孩子下一步的行动,比如他拿了别人的玩具,别人当时没有在玩,我肯定会去阻止他,因为这是不好的行为。但是我是不是对孩子说了太多的不可以,而没有让孩子真正体会过,有些不好的事情做过之后会有什么后果?比如擅自拿别人玩具,这个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有哪些呢?可能玩具的小主人发现后一把夺过来,并在娃再次争夺时武力相向,吃过一点点小苦头,娃自然就会学习到别人的东西是不能随便乱拿的,如果想得到玩的机会,就要用更礼貌和灵活的方式获得。这是锻炼社交能力的绝佳机会,这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结果,而不是在我一再的阻止和说教下领悟到的道理。而后者通常是没有明显的改善效果的,脾气倔强的娃反而会因为我的阻止而更加的叛逆,增加了这个意识习得的难度。
我在反思自己,可能我对娃的要求太正确了,没有给他犯错的机会,不去试错又怎能真正成长进步呢?从小到大都在头脑里的道理真正实践的时候却跑偏了。
这两天给了娃很多自己探索的空间,发现他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时候遇到了比较多的困难,这些困难不是最近才有的,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以前被自己过早的干预掩盖掉了,娃还没能亲身去经历这些困难,等于我扼杀掉了这些机会,多想早点意识到这一点,娃肯定要比现在成长的更好,希望一切还不算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