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里有个叫周进的老先生,他在中举之前当过一段时间的私塾老师。村里条件稍微好点的人家出几两银子,把孩子扔给他。老先生当时生活落魄,精神不济,经常被这群调皮的孩子恶作剧。尽管深感无奈,但他为了生存,只能委屈地忍受着。这个没有尊严的教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他为什么不男子汉一点,把这群小毛孩收拾得服服帖帖?
作为一个性格内向,不太喜欢管人的老师,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认为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没有必要让孩子对自己闻风丧胆,见到了只想躲得老远。也因此,我照顾每个孩子的感受,不轻易批评他们,充分地让他们感受到我的亲和力——毫无顾忌地冲上来抱住我。然而,在和一年级小朋友这样相处时,我发现一味的爱是绝对不行的。
班上有几个习惯很差而且不服从管教的孩子,他们可以在课堂上随意讲话,在队伍当中乱动,在老师说抱臂坐端正的时候东张西望。一开始,我会私下提醒,用眼神暗示,还好言相劝。结果呢,效果并不明显,他们好不了多久就旧病复发甚至变本加厉。老师管不住调皮鬼,其他孩子就会认为这个老师不可怕,在她面前可以为所欲为而不用承担后果,于是这个班彻底失控。
发现了这一点,我就从这几个捣蛋鬼身上着手。抓住他们的把柄之后“不依不饶”,务必给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老师可不是好惹的。A男生在不明就里时还冲我吐舌头做鬼脸,结果被我拿着戒尺追了一教室,吓得过来主动认错。B男生在我发课外书时当着我的面插队,被我赶回座位,处以全班最后拿的惩罚,一向桀骜不驯的他自知理亏,又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拿自己两手空空,终于表情老实了下来。C男生在放学收书包时自行下位扔纸飞机,被我喊到讲台,吓唬他只能等爸妈来教室接,眼神里有了恐惧和敬畏。
对于老师,太好说话并不是一句表扬,而意味着拿捏不住顽劣的孩子,更意味着没有整顿恶风气的能力。班主任应该代表着正义,也拥有维护正义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让违规者趾高气扬,而应该让他们自惭形秽。要让优秀者成为班级的领航者,在班上得到应有的地位。总而言之,教师的威严不是为了让学生唯唯诺诺,而是让不安分的人不敢胡作非为,让每个孩子生活在一个三观正确的集体之中。
2023年2月21日星期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