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
我在城里打工,家里来电话,说:马上就要收麦子了,家里缺人手,你回来吧。
我是在月底回到村里的。
村里没多大变化,唯一变化大的是打麻将的人少了,因为这个时候家家都忙碌起来了,在果园里套袋,麦地里收麦。人常说:“三春不如一秋忙,小姐也要出闺房”这句话一点也不假。第二天,我就上地了。早上5点就起来了,这时候天已经大亮,趁着凉爽的天气,可以多干一会。我们在地里套袋,一个手拿蚊香,一个手拿塑料袋,用塑料袋把果子套住,在封口处用蚊香一炼就可以了。看似简单的活,我是干不了的,因为我自认为这种活是女人干的。中午的时候,天气很热,一般情况下人都不会去上地的,只能到下午去。然而中午有收割机收麦子,我们就拿上大口袋去地里。收割机是一家挨一家的收,我们在地头上等。一会儿收割机就来了,司机开到地里,然后放下前面的护刃器刀片,麦穗就在护刃器刀片上翻滚,然后车尾喷出夹杂土壤的带有土烟的麦杆。两个来回过后,麦地已经变得空旷,收割机停到地头,我们一群人赶快拿着袋子接麦子,司机放下槽栏以后,金黄的麦粒倾泻出来,丰收的喜悦无以言表。虽说2亩多麦子还不如我一个月工资多,但它的本身价值和在农村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下也是不小的数目。装好麦子以后,我就是搬袋子的,这种体力活我还是能胜任的,把麦子放在三轮摩托上,我们就直接拉回去了。天气好的时候,人们还是会晒麦子的。
通过在地里干活,我觉得很轻松,放松了不少。在农村,这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哗,也没有上班期间的不自由,没有和同事之间的不合。弥合了我在工作上的不顺,感情上的失意。在这里,我可以不去想一切,关掉自己的手机,不上网,到邻居家串门,干自己想干的事。这些年在农忙期间经常回家,干活是小,调节自身压力是主要原因。每当我到外公家以后,外公对我很亲,教我联系书法,拉二胡,转二人转手绢等,但我是很不用功的,直到现在,只学会了转手绢,但我有信心,以后一定练好书法。因为书法不是短时间就能练好的,外公练了40多年了,虽说现在老了,但仍每天坚持练半小时。自从不念书以后,我在社会上总是不顺,忧虑之情总表现在脸上。外公看到后,给我说:不管什么事都想开点,不要整天暮气沉沉,没有朝气,你现在还年轻,正是努力拼搏的时候。在外面与别人交往和和气气,尊敬他人,好好挣钱,将来还要结婚。”让我在生活上克勤克俭,孝敬父母。因为年轻人的叛逆,我也有过对父母的不敬。在外公家里我呆了半月,我两在一起喝酒,晚上同睡一个炕。我们总在睡觉前聊一会,外公给我讲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基本上是抗战到文化大革命那时候的,让我了解到他们那时候的峥嵘岁月。我给他说的是中日关系,因为外公喜欢问我日本和中国会不会打仗之类的。我们说了很多。通过他给我的教育,我启发很大。之后,我离开了村里,就不想再回去了,梦想只能在山的那边去找,一味的在村里回避,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在30岁之前去努力实现,过了30是很难实现的。因为那时候家庭,婚姻,子女等问题已经把人困住了。我们发现:30岁之前结婚的人基本上一生都是平凡的,一生都是忙碌的。日月如梭,如白驹过隙,我现在一定好好挣钱,不为他人,只为我至爱的亲人而拼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