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努力了,所以走不远。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心里一直绷着的那根弦轰然崩塌了。
长久以来我接受的教育都在告诉我,人必须努力,然后才有成功的机会。
古人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又云: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还有: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今人的:世上最可怕的事就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还认真。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
你看,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所有人都在告诫我们,要努力,要不断不断地努力!
所以,努力肯定是没有错的。
所以,我们也一遍一遍地拿努力来告诫自己,然后再把努力告诉给我们的孩子。
可是,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努力也应该是有限度的,过犹不及,太过努力导致的可能是后继无力,不能继续前行。
这让我想起了长跑。
有经验的跑者都知道,长跑拼的是体力而不是速度。
长跑开始时,不要急着去冲刺,而是慢慢来,保持自己长久的体力,以便能够坚持到终点。
如果一开始就选择了加速,努力过度,很有可能没到终点,人就已经没有力量了。
坚持不到重点,一开始的努力只能是白费了。如此看来,倒不如一开始选择了慢跑,匀速前进,保持体力直至终点。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非常非常努力。
每天,宿舍里起得最早的是他,回得最晚的是他。课间除了上厕所,绝不会离开座位,也不会跟周围的同学玩闹,总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着看书。
一开始,他的成绩在班上是名列前茅的,每个科任老师提起他,都会说一句:这孩子太努力了。
我们每个老师都觉得,将来他一定是这一届的学生中的佼佼者。
可是,高二开学后没多久,他开始出现各种状况,如拎垃圾去倒,出门转了一圈又拎着垃圾回宿舍。如吃完饭没多久,突然又从床上跳起来说要去吃饭。
学习上更是越来越糊涂,背的东西永远记不住,前一秒拿着的书,后一秒自己就到处找。
……
这样的状态维持了一段时间,后来休了学,后来我再没有见过这个学生,听说是回过校的,但复学没有成功,因为他仍然学不下去,脑子混乱。
每次想起这个学生,我都会觉得很遗憾。如果当初,我也知道“你太努力了,所以走不远”这句话,我能把这句话告诉他,情况会不会好一些呢?
《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意思就是说:狂风不会刮一个早晨,暴雨也不会下一整天。
所以,真的不必太过于努力,放轻松一些,要记住你的目标不是步步争先,而是坚持走到终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