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们打磨的概念是:知识,收获如下:
1.时间碎片化,并不代表学习碎片化。恰恰相反,真正擅长学习的人,都很擅长利用碎片的时间完成长期持续连贯的学习。
2.体系化的知识,是更高级的知识。至于碎片化什么的,跟知识完全没关系。
3.只有博学的人才有融会贯通的能力(甚至是机会)。
4.就像你说的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简单来看可以分为:重要和不重要。如果我们把时间也考虑进去就会发现,最终影响我们做事的因素,其实就是和时间相关的:紧急和不紧急。
只有真正能够理解“长期”的人,才能在这两个维度的因素同时出现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放弃做那些看似紧急却并不重要的事情,而把自己宝贵的注意力放在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情上。
5.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个事情赋予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
而任何事情的重大意义通常都和这件事所需要的时间相关。
短期能够实现的巨大意义并不多,但是如果你能把眼光放到足够远,几乎每一件事都能找到对应它的重大意义。就像你站的足够高,能够看到的景色多半都会让你大吃一惊。
6.在面对知识的时候,不妨试着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这样你才有机会看到更加重大的意义,也更容易让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坚持”下去。
7.先去做那些长期看来一定有用的事情。
8.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不会一次学完,也不可能一次学好。我们永远是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复习一下前面的内容,再学习一下新的内容。而这种断断续续的时间最终会让我们读完一本书,学完一个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个领域的基本框架。
所以我们从小到大就是不停地在用碎片的“时间”,来学习系统的“知识”,只不过那时并没有一个词叫做“碎片化”,所以我们也没有对此产生过任何焦虑。
所以当大家被一个词弄得焦躁迷茫的时候,不妨试着想一想过去的常识,就能让自己踏实起来。
9.长期就是说出来容易,做起来难。
网友评论